词典

克堪的意思

kān

克堪


拼音kè kān
注音ㄎㄜˋ ㄎㄢ

词语解释

克堪[ kè kān ]

⒈  谓胜任。

引证解释

⒈  谓胜任。

《书·多方》:“惟我 周 王,灵承于旅,克堪用德,惟典神天。”
孔 传:“言 周 文 武 能堪用德,惟可以主神天之祀,任天王。”
《后汉书·郑玄传》:“惟彼数公,懿德大雅,克堪王臣,故宜式序。”
三国 魏 曹操 《上书让封》:“优策褒崇,光曜显量,非臣尪顽所能克堪。”

“克”字共有1个读音: [kè]  

克

汉字
读音[kè]
注音ㄎㄜˋ
部首[十]  十字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5
异体字 ???? ???? ???? ???? ???? ???? ???? ???? 剋 尅 ????
字形结构上中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14B
其它编码五笔:dqb 仓颉:jrhu 郑码:edjr 四角:40212
笔顺编码1225135
笔顺笔画一丨丨フ一ノフ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折 横 撇 竖弯钩

“克”字的意思

1.能:克勤克俭。不克分身。

2.克服;克制:克己。以柔克刚。

3.攻下据点;战胜:克复。克敌。攻必克。

4.消化:克食。克化。

5.姓。

6.严格限定(期限):克期。克日。

7.质量或重量单位,符号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

8.藏族地区容量单位,1克青稞约重25市斤。

9.藏族地区地积单位,播种1克(约25市斤)种子的土地称为1克地,1克约合1市亩。“剋(尅)”

“克”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剋)

kè ㄎㄜˋ

能够:克勤克俭。战胜,攻下: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制伏: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严格限定:克日。克期。克扣。消化:克食。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英语 gram; overcome; transliteration

德语 Gramm (S)

“堪”字共有1个读音: [kān]  

堪

汉字
读音[kān]
注音ㄎㄢ
部首[土]  提土旁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9
异体字 墋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82A
其它编码五笔:fadn|fdwn 仓颉:gtmv 郑码:bez 四角:44118
笔顺编码121122111345
笔顺笔画一丨一一丨丨一一一ノ丶フ
笔顺名称 横 竖 提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撇 点 竖折/竖弯

“堪”字的意思

1.可;能:堪当重任。堪称楷模。

2.能忍受;能承受:难堪。不堪凌辱。

3.姓。

“堪”字的基本解释

kān ㄎㄢˉ

能,可以,足以:不堪设想。堪当重任。堪以告慰。 忍受,能支持:难堪。不堪一击。狼狈不堪。疲惫不堪。

英语

adequately capable of, worthy of

德语 können, dürf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