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绳索。
⒉ 封固。
⒊ 指缄封之书信。
⒈ 绳索。
引《庄子·胠箧》:“将为胠篋探囊发匱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
郭象 注:“缄、縢,皆绳也。”
唐 柳宗元 《牛赋》:“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縢,或实俎豆。”
清 戴名世 《钱神问对》:“且又摄其缄縢,固其扃鐍。”
⒉ 封固。
引《后汉书·酷吏传·阳球》:“诸奢饰之物,皆各缄縢,不敢陈设。”
宋 王禹偁 《茶园十二韵》:“缄縢防远道,进献趁头番。”
清 钱谦益 《太常寺少卿赐谥鹿公墓志铭》:“权自外操,不至如帑金之缄縢不可问。”
⒊ 指缄封之书信。
引宋 曾巩 《与北京韩侍中启》之一:“恨无羽翼之飞驰,与操几杖;欲以缄縢之託寓,聊布腹心。”
“缄”字共有1个读音: [jiān]
汉字 | 缄 |
---|---|
读音 | [jiān] |
注音 | ㄐㄧㄢ |
部首 | [纟]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緘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緘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F04 |
其它编码 | 五笔:xdgt|xdgk 仓颉:vmihr 郑码:zhaj 四角:23150 |
笔顺编码 | 551131251534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一ノ一丨フ一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横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斜钩 撇 点 |
封闭(常用在信封上寄信人姓名后):王缄。上海刘缄。
基本字义
缄
(緘)
jiān ㄐㄧㄢˉ
捆东西的绳索。 书信:缄素。缄扎。 封,闭:缄口。缄制(封锁)。缄封。缄密。缄默。英语 seal, close; bind; letter
德语 abschließen, schließen ,Buchstaben (S)
“縢”字共有1个读音: [téng]
汉字 | 縢 |
---|---|
读音 | [téng] |
注音 | ㄊㄥˊ |
部首 | [糸] 绞丝底 |
笔画 | 总笔画:16 部外:10 |
异体字 | 藤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E22 |
其它编码 | 五笔:eudi|eugi 仓颉:bfqf 郑码:quz 四角:79293 |
笔顺编码 | 3511431134554234 |
笔顺笔画 | ノフ一一丶ノ一一ノ丶フフ丶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折钩 横 横 点 撇 横 横 撇 捺 撇折 撇折 点 竖钩 撇 点 |
1.约束。
2.封闭。
3.裹腿:行縢。
基本字义
縢
téng ㄊㄥˊ
封闭:“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 缠束:“竹闭绲縢。” 绳索:“公车千乘,朱英绿縢。” 绑腿布:“羸縢履蹻,负书担橐。” 同“幐”,袋子:“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縢囊。”英语 bind, tie up, restrain; cord
德语 binden, verbin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