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皇帝在发生天灾或天象变异时吃素或减少肴馔,以示自责。
⒈ 古代皇帝在发生天灾或天象变异时吃素或减少肴馔,以示自责。
引《晋书·成帝纪》:“三月,旱。詔太官减膳。”
唐 杜甫 《病橘》诗:“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刑部·戊戌谤书附重刊闺范序闺鉴图说跋》:“且彼时大内被灾,中宫减膳。”
⒈ 减少食物的种类及分量。古代帝王常于发生天灾时减膳,以表示自责。
引《晋书·卷七·成帝纪》:「三月,旱,诏太官减膳,免所旱郡县繇役。」
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蒸鸡殊减膳,屑曲异和羹。」
“减”字共有1个读音: [jiǎn]
汉字 | 减 |
---|---|
读音 | [jiǎn] |
注音 | ㄐㄧㄢˇ |
部首 | [冫] 两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9 |
异体字 | 減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減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1CF |
其它编码 | 五笔:udgt|udgk 仓颉:imihr 郑码:tdaj 四角:33150 |
笔顺编码 | 41131251534 |
笔顺笔画 | 丶一一ノ一丨フ一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提 横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斜钩 撇 点 |
1.从总体或某个数量中去掉一部分:削减。裁减。减员。偷工减料。五减三是二。
2.降低;衰退:减价。减色。工作热情有增无减。人虽老了,干活还是不减当年!
基本字义
减
jiǎn ㄐㄧㄢˇ
由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减价。减员。缩减。削减。偷工减料。降低程度,衰退:减轻。减弱。减少。减色。减产。减免。减缓。英语 decrease, subtract, diminish
德语 Subtraktion (S),abnehmen, nachlassen (V),abziehen, kürzen (V),herabsetzen, ermäßigen, senken (V),minus (V),niederlassen, ausfahren (V),reduzieren, vermindern (V),subtrahieren (V),Jian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