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风言冷语地讥嘲。
例讥诮话。
英deride; ridicule; gibe;
⒈ 冷言冷语地讥讽。
引《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君年少,何以轻穿文凿句,而妄讥誚老子邪?”
《宋史·孙全照传》:“全照 深刻,常虑人以严察议己,今授此州,似涉讥誚。”
茅盾 《子夜》七:“李玉亭 忸怩地回答,想起 范博文 和 吴芝生 他们说过的一些讥诮话,心里又不自在起来了。”
⒈ 以讥讽的话责问他人。
引《宋史·卷二五三·孙行友传》:「全照深刻,常虑人以严察议己,今授此州,似涉讥诮。」
《儒林外史·第八回》:「王太守并不知这话是讥诮他,正容答道:『而今你我替朝廷办事,只怕也不得不如此认真。』」
近讥嘲
反吹捧
“讥”字共有1个读音: [jī]
汉字 | 讥 |
---|---|
读音 | [jī] |
注音 | ㄐㄧ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2 |
异体字 | 譏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譏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BA5 |
其它编码 | 五笔:ymn|ywn 仓颉:ivhn 郑码:sqd 四角:37710 |
笔顺编码 | 4535 |
笔顺笔画 | 丶フノフ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
讥讽:讥笑。讥刺。反唇相讥。
基本字义
讥
(譏)
jī ㄐㄧˉ
讽刺,挖苦:讥讽。讥评。讥笑。讥诮。冷讥热嘲。 查问,察问。 指责,非议:讥议。讥弹(tán )(指责,抨击)。 规劝。英语 ridicule, jeer, mock; inspect
德语 verhöhnen, Gespött (S)
“诮”字共有1个读音: [qiào]
汉字 | 诮 |
---|---|
读音 | [qiào] |
注音 | ㄑㄧㄠˋ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7 |
异体字 | 誚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誚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BEE |
其它编码 | 五笔:yieg 仓颉:ivfb 郑码:skq 四角:39727 |
笔顺编码 | 452432511 |
笔顺笔画 | 丶フ丨丶ノ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竖 点 撇 竖 横折钩 横 横 |
1.责备:诮呵。诮责。
2.讥讽:讥诮。诮讽。
基本字义
诮
(誚)
qiào ㄑㄧㄠˋ
◎ 责备:诮让。讥诮。诮呵。
英语 criticize, scold, blame, ridicule
德语 beschuldigen, tadeln ,verhöhnen, Gespöt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