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矛和盾,比喻言行自相抵触。
例矛盾百出。
英contradiction;
⒉ 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
例矛盾的普遍性。
⒈ 见“矛楯”。
⒉ 特指以文词相辩难。按,同书卷十二有“矛盾”一目,所记皆当时文士以诗句互相指责非难之事。
引南朝 梁 何逊 《西州直示同员》诗:“矛盾交为论,光璧带成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争解元》:“会郡中有宴, 乐天 讽二子(指 张祜、徐凝 )矛盾。”
⒊ 犹屏障。 《宋书·萧景传》:“羣 蛮 悉渡 汉水 来降。议者以 蛮 累为边患,可因此除之。
引景 曰:‘穷来归我,诛之不祥。且 魏 人来侵,每为矛盾,若悉诛 蛮,则 魏 军无碍,非长策也。’”
⒋ 违抗。
引明 王錂 《春芜记·忤奸》:“想着我宠冠臣邻,我屈指朝中半从顺,怪伊行敢相矛盾。”
⒌ 哲学名词。在唯物辩证法中,即对立统一,指事物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
⒍ 逻辑名词。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
⒈ 矛、盾,武器名,古代两种功用不同的兵器。相传有一人卖矛和盾,夸他的盾最坚固,任何东西都戳不破。后来又夸他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一人问他若拿他的矛来刺他的盾会如何,他却回答不出来。典出《韩非子·难势》。后比喻言语行为自相抵触。。也作「矛楯」。
例如:「自相矛盾」
近抵触
⒉ 理则学上指不可同为真,亦不可同为假的概念或命题。
英语contradiction, CL:個|个[ge4], conflicting views, contradictory
德语Auseinandersetzung (S), Gegensatz, Widerspruch, Kontradiktion (S), entgegengesetzt, sich widersprechend, unvereinbar, kontradiktorisch (Adj)
法语contradiction, désaccord, contradictoire
“矛”字共有1个读音: [máo]
汉字 | 矛 |
---|---|
读音 | [máo] |
注音 | ㄇㄠˊ |
部首 | [矛] 矛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0 |
异体字 | 鉾 ???? ???? ???? ???? ???? ???? ???? ???? |
字形结构 | 右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7DB |
其它编码 | 五笔:cbtr|cnht 仓颉:ninh 郑码:xsim 四角:17222 |
笔顺编码 | 54523 |
笔顺笔画 | フ丶フ丨ノ |
笔顺名称 | 横撇/横钩 点 横撇/横钩 竖钩 撇 |
1.古代兵器,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头:长矛。矛盾。
2.姓。
基本字义
矛
máo ㄇㄠˊ
◎ 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矛头。
英语 spear, lance; KangXi radical 110
德语 Speer, Lanze (S),aufspießen, durchbohren (V),Radikal Nr. 110 = Lanze, Speer
“盾”字共有1个读音: [dùn]
汉字 | 盾 |
---|---|
读音 | [dùn] |
注音 | ㄉㄨㄣˋ |
部首 | [目] 目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4 |
异体字 | 楯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6FE |
其它编码 | 五笔:rfhd 仓颉:hjbu 郑码:pdel 四角:72264 |
笔顺编码 | 331225111 |
笔顺笔画 | ノノ一丨丨フ一一一 |
笔顺名称 | 撇 撇 横 竖 竖 横折 横 横 横 |
1.盾牌,古代打仗时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等的牌形武器。
2.盾形的东西:金盾。银盾。
3.货币名。苏里南、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本位货币。
盾
dùn ㄉㄨㄣˋ
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盾牌(亦喻推托的借口)。后盾。 盾形的东西(多指硬币上的纹章):金盾。银盾。英语 shield; dutch guilder; Indone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