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已经。
⒉ 已经过去;已经完结。
⒊ 既然已经。
⒈ 已经。
引《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
⒉ 已经过去;已经完结。
引《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蓟、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
⒊ 既然已经。
引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
“既”字共有1个读音: [jì]
汉字 | 既 |
---|---|
读音 | [jì] |
注音 | ㄐㄧˋ |
部首 | [旡] 旡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5 |
异体字 | 旣 既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5E2 |
其它编码 | 五笔:vcaq|vaqn 仓颉:aimvu 郑码:xohr 四角:71712 |
笔顺编码 | 511541535 |
笔顺笔画 | フ一一フ丶一フノフ |
笔顺名称 | 横折 横 横 竖提 点 横 撇折 撇 竖弯钩 |
1.已经:既成事实。既得利益。既往不咎。
2.既然:既来之,则安之。既要做,就一定要做好。
3.完了;尽:食既。
4.跟“且、又、也”等副词呼应,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既高且大。既聪明又用功。既要有周密的计划,也要有切实的措施。
基本字义
既
jì ㄐㄧˋ
动作已经完了:既往不咎。既而。 已经:既成事实。既定。 常与“且”、“又”连用,表示两者并列:既快又好。英语 already; de facto; since; then
德语 schon, seit
“已”字共有1个读音: [yǐ]
汉字 | 已 |
---|---|
读音 | [yǐ] |
注音 | ㄧˇ |
部首 | [己] 己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以 巳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DF2 |
其它编码 | 五笔:nnnn 仓颉:su 郑码:yya 四角:17717 |
笔顺编码 | 515 |
笔顺笔画 | フ一フ |
笔顺名称 | 横折 横 竖弯钩 |
1.停止:争论不已。
2.副词。已经:早已知道。
3.文言副词。太:不为已甚。吾得仲父已难矣。
4.后来;不多时:其母…见长蛇数丈入榻下,已忽不见。
5.古又同“以”。
已
yǐ ㄧˇ
止,罢了:学不可以已。死而后已。 表示过去:已经。事已至此。已往。业已。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已忽不见。 太,过:不为已甚。 同“以”。英语 already; finished; stop
德语 schon, allzu, danach, bereits ,Yi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