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獭祭。獭食鱼前习惯将鱼捕获而陈列,若陈物而祭,因有此称。见《礼记·月令》。后用以比喻文中罗列或堆砌辞藻典故。
⒈ 即獭祭。獭食鱼前习惯将鱼捕获而陈列,若陈物而祭,因有此称。见《礼记·月令》。后用以比喻文中罗列或堆砌辞藻典故。
引清 钱谦益 《<艺林汇考>序》:“勤学有食跖之能,临文无祭獭之瘁。”
“祭”字共有2个读音: [jì] [zhài]
汉字 | 祭 |
---|---|
读音 | [jì][zhài] |
注音 | ㄐㄧˋ|ㄓㄞˋ |
部首 | [示] 示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6 |
异体字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96D |
其它编码 | 五笔:wfiu 仓颉:bommf 郑码:rsbk 四角:27901 |
笔顺编码 | 35445411234 |
笔顺笔画 | ノフ丶丶フ丶一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撇/横钩 点 点 横撇/横钩 捺 横 横 竖钩 撇 点 |
[jì]
1.对死者表示追悼的仪式:祭奠。公祭。
2.古代杀牲供奉鬼神:祭祀。祭天。
[zhài]姓。
祭
jì ㄐㄧˋ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供奉鬼神或祖先: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使用(法宝):祭起一件法宝。祭
zhài ㄓㄞˋ
姓。英语 sacrifice to, worship
德语 opfern, gedenken , zu etw. greifen, zu etw. Zuflucht nehmen (V),Ji (Eig, Fam)
“獭”字共有1个读音: [tǎ]
汉字 | 獭 |
---|---|
读音 | [tǎ] |
注音 | ㄊㄚˇ |
部首 | [犭] 反犬旁 |
笔画 | 总笔画:16 部外:13 |
异体字 | 獺 㺚 ???? |
字形结构 | 左中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獺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36D |
其它编码 | 五笔:qtgm|qtsm 仓颉:khdlo 郑码:qmrl 四角:47282 |
笔顺编码 | 3531251234352534 |
笔顺笔画 | ノフノ一丨フ一丨ノ丶ノフ丨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弯钩 撇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撇 点 撇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撇 点 |
见〔水獭〕、〔旱獭〕、〔海獭〕
獭
(獺)
tǎ ㄊㄚˇ
〔水獭〕哺乳动物,脚短,趾间有蹼,体长七十余厘米。昼伏夜出,善游水,食鱼、蛙等,毛棕褐色,是珍贵的袭皮。 〔旱獭〕哺乳动物,前肢发达善掘土,毛皮可制衣帽。是鼠疫的传播者。亦称“土拨鼠”。 〔海獭〕哺乳动物,体圆而长,毛皮很珍贵。生活在近岸的海洋中。通称“海龙”。英语 otter
德语 Otter (lat: Lutrinae, ein Säugetier) (S, B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