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假贷的意思

jiǎdài

假贷


拼音jiǎ dài
注音ㄐ一ㄚˇ ㄉㄞˋ

繁体假貸

近义借贷

词语解释

假贷[ jiǎ dài ]

⒈  亦作“假貣”。借贷。

⒉  宽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假貣”。借贷。

《晏子春秋·问下二三》:“称财多寡而节用之,富无金藏,贫不假贷。”
《后汉书·樊宏传》:“其素所假贷人閒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
《新唐书·高瑀传》:“自 大历 后,择帅悉出宦人中尉,所输货至鉅万,贫者假貣富人,既得所欲,则椎斲膏血,倍以酬息。”
宋 苏辙 《民政下》之二:“卹小民之所急,而夺豪民假贷之利。”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严拒夜饮》:“亭林先生 ……善於治财,故一生羈旅,曾无困乏。 东海 两学士宦未显时,常从假贷,累数千金,亦不取偿也。”

⒉  宽宥。

《后汉书·安帝纪》:“方今盛夏,且復假贷,以观厥后。”
李贤 注:“假贷,犹宽容也。盛夏不可即加刑罚,故且宽容。”
唐 孟棨 《本事诗·怨愤》:“吴武陵 ……贜罪狼籍,勑令 广州 幕吏鞫之。吏少年科第,殊不假贷,持之甚急。”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七:“太宗 时,大臣得罪者,贬謫无所假贷,制辞极言詆之。”

国语辞典

假贷[ jiǎ dài ]

⒈  借贷。

《晏子·内篇·问下》:「称财多寡而节用之,富无金藏,贫不假贷。」
《后汉书·卷三二·樊宏传》:「其素所假贷人闲数百万,遣令焚削文契。」

⒉  宽容。

《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亲属犯罪,无所假贷。」

“假”字共有2个读音: [jiǎ]   [jià]  

假

汉字
读音[jiǎ][jià]
注音ㄐㄧㄚˇ|ㄐㄧㄚˋ
部首[亻]  单人旁
笔画总笔画:11 部外:9
异体字 叚 仮 ????
字形结构左中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047
其它编码五笔:wnhc 仓颉:orse 郑码:nxxx 四角:27247
笔顺编码32512115154
笔顺笔画ノ丨フ一丨一一フ一フ丶
笔顺名称 撇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横 横折 横 横撇/横钩 捺

“假”字的意思

[jiǎ]

1.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对):假话。假发。假山。假证件。假仁假义。

2.假定:假设。假说。

3.假如:假若。假使。

4.借用:久假不归。假公济私。不假思索。

5.姓。

[jià]

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请假。暑假。病假。婚假。春节有三天假。

“假”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iǎ ㄐㄧㄚˇ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其它字义

jià ㄐㄧㄚˋ

 ◎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

英语 falsehood, deception; vacation

德语 leihen (V)​,falsch, künstlich (Adj)​,Ferien, Semesterferien (S)

“贷”字共有1个读音: [dài]  

贷

汉字
读音[dài]
注音ㄉㄞˋ
部首[贝]  贝字旁
笔画总笔画:9 部外:5
异体字 貸 貣 ???? ????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D37
其它编码五笔:wamu|waym 仓颉:opbo 郑码:nhlo 四角:23802
笔顺编码321542534
笔顺笔画ノ丨一フ丶丨フノ丶
笔顺名称 撇 竖 横 斜钩 点 竖 横折 撇 点

“贷”字的意思

1.借入或借出:贷款。

2.通过相关手续、按一定条件借出的钱:农贷。信贷。

3.推卸:责无旁贷。

4.宽恕:严惩不贷。

“贷”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貸)

dài ㄉㄞˋ

借入或借出:贷款。借贷。信贷。 推卸给旁人:责无旁贷。 宽恕,饶恕:严惩不贷。

英语 lend; borrow; pardon

德语 leihen (V)​,Kredit, Darlehen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