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片。亦泛指书写用品。
⒉ 指文书;书籍;书简。
⒈ 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片。亦泛指书写用品。
引《艺文类聚》卷五八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王充 於宅内门户壚柱,各置笔砚简牘,见事而作,著《论衡》八十五篇。”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诸侯亦各有国史,大事书之於策,小事简牘而已。”
唐 黄滔 《魏侍中谏猎赋》:“文高而简牘增焕,思苦而烟霞动色。”
⒉ 指文书;书籍;书简。
引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虽传之简牘,而事异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及 西臺 陷殁,简牘湮散, 丁 亦寻卒於 扬州。”
《旧唐书·韦元甫传》:“元甫 精於简牘, 锡 详於讯覆。”
宋 苏辙 《蚕麦》诗:“为农良未易,为吏畏简牘。”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来信令我作书再催并介绍,今写则写矣,附上,但即令见面,恐其不得要领,仍又与未见无异……况我又不善简牘,不能作宛转动听之言哉!”
⒈ 简为竹片、木片,牍为木板。在纸张未发明以前,文字乃书写于简牍之上,后世遂为典籍、书信的通称。
引《北史·卷四五·李元护传》:「颇览文史,习于简牍。」
近信札 书信
“简”字共有1个读音: [jiǎn]
汉字 | 简 |
---|---|
读音 | [jiǎn] |
注音 | ㄐㄧㄢˇ |
部首 | [竹] 竹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7 |
异体字 | 簡 䉍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簡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B80 |
其它编码 | 五笔:tujf 仓颉:hlsa 郑码:mtk 四角:88227 |
笔顺编码 | 3143144252511 |
笔顺笔画 | ノ一丶ノ一丶丶丨フ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点 竖 横折钩 竖 横折 横 横 |
1.简单(跟“繁”相对):简便。简体。言简意赅。删繁就简。
2.使简单;简化:精简。精兵简政。
3.姓。
4.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简札。简册。竹简。
5.信件:书简。小简。
6.选择(人才):简拔。简选。
基本字义
简
(簡)
jiǎn ㄐㄧㄢˇ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竹简。简牍。简策。简册。 书信:简帖。简札。信简。书简。 不复杂:简单。简易。简略。简要。简便。简洁。简练。册繁就简。言简意赅。 选择:简拔。简选。简任。 姓。英语 simple, terse, succinct, a letter
德语 einfach, kurz, unkompliziert (Adj),vereinfachen (V),Brief (S),auswählen, aussuchen (V)
“牍”字共有1个读音: [dú]
汉字 | 牍 |
---|---|
读音 | [dú] |
注音 | ㄉㄨˊ |
部首 | [片] 片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8 |
异体字 | 牘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牘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24D |
其它编码 | 五笔:thgd 仓颉:lljnk 郑码:nxtg 四角:24084 |
笔顺编码 | 321512544134 |
笔顺笔画 | ノ丨一フ一丨フ丶丶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竖 横 横折 横 竖 横撇/横钩 点 点 横 撇 点 |
1.古代写字用的木简。
2.公文;书信:文牍。尺牍。
基本字义
牍
(牘)
dú ㄉㄨˊ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牍(公文)。尺牍(书信)。案牍。古代乐器名。英语 writing tablet; documents,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