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胶住瑟上的弦柱,以致不能调节音的高低。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⒈ 胶住瑟上的弦柱,以致不能调节音的高低。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参见“胶柱鼓瑟”。
引三国 魏 邯郸淳 《笑林》:“齐 人就 赵 人学瑟,因之先调,胶柱而归,三年不成一曲。”
唐 李绅 《拜三川守》诗:“改张琴瑟移胶柱,止息笙篁辨鲁鱼。”
明 张居正 《答蓟镇巡抚刘百川书》:“蓟 永 事势,与他镇不同,若俟贼已见形,而后调兵支粮,则无及矣。事有权宜,不宜胶柱,惟公裁之。”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輟耕投笔日,胶柱刻舟嗤。”
“胶”字共有1个读音: [jiāo]
汉字 | 胶 |
---|---|
读音 | [jiāo] |
注音 | ㄐㄧㄠ |
部首 | [月] 月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6 |
异体字 | 交 膠 㬵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膠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0F6 |
其它编码 | 五笔:euqy|eury 仓颉:byck 郑码:qsoo 四角:70248 |
笔顺编码 | 3511413434 |
笔顺笔画 | ノフ一一丶一ノ丶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折钩 横 横 点 横 撇 点 撇 捺 |
1.某些具有黏性的物质,用动物的皮、角等熬成或由植物分泌出来,也有人工合成的。通常用来黏合器物,如鳔胶、桃胶、万能胶,有的供食用或入药,如果胶、阿胶。
2.用胶粘:胶柱鼓瑟。镜框坏了,把它胶上。不可胶于成规。
3.像胶一样黏的:胶泥。
4.指橡胶:胶皮。胶鞋。胶布。
5.姓。
胶
(膠)
jiāo ㄐㄧㄠ
黏性物质,有用动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胶质。胶原。鳔胶。乳胶。万能胶。如胶似漆。胶合板。 用橡胶树的分泌物制成的有弹性的物质:橡胶。胶鞋。胶皮。胶布。 有黏性像胶的:胶泥。胶水。 粘着,粘合:胶合。胶着(zhuó)。胶柱鼓瑟。英语 glue, gum, resin, rubber; sound; shin bone
德语 Gummi (S),Kleber, Leim (S),leimen (V),leimig, klebrig, zähflüssig (Adj),Jiao (Eig, Pers)
“柱”字共有1个读音: [zhù]
汉字 | 柱 |
---|---|
读音 | [zhù] |
注音 | ㄓㄨˋ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5 |
异体字 | 砫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7F1 |
其它编码 | 五笔:sygg 仓颉:dyg 郑码:fsc 四角:40914 |
笔顺编码 | 123441121 |
笔顺笔画 | 一丨ノ丶丶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撇 点 点 横 横 竖 横 |
1.柱子,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用木、石或钢筋混凝土制成。
2.像柱子的东西:冰柱。水柱。
基本字义
柱
zhù ㄓㄨˋ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柱子。柱石。顶梁柱。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柱。柱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英语 pillar, post; support; lean on
德语 Betonpfeiler (S),Säule (S),Zhu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