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交争的意思

jiāozhēng

交争


拼音jiāo zhēng
注音ㄐ一ㄠ ㄓㄥ

繁体交爭

词语解释

交争[ jiāo zhēng ]

⒈  交相谏诤。

引证解释

⒈  交相谏诤。

《吕氏春秋·贵当》:“主有失,皆交争証諫。”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得旷日弥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交争而不罪。”

⒉  互相争论。

《韩非子·八说》:“交争逆令谓之刚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却,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於 齐 危矣。”

⒊  互相争战。

《史记·张仪列传》:“凡天下彊国,非 秦 而 楚,非 楚 而 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
清 杭世骏 《质疑》卷下:“迨至 楚 汉 交争,又不闻定制胜之策、建安民之略,唯区区以杀 沛公 为事。”

⒋  犹纷争。

《资治通鉴·宋武帝永初三年》:“姚兴 死,诸子交争,故 裕 乘舋伐之。”
《元典章·户部五·民田》:“无理之人,自忖其非,故将交争未定田土屋宇,妄行捨施寺观。”

⒌  犹交集。

汉 张衡 《东京赋》:“客既醉於大道,饱於文义,劝德畏戒,喜惧交争,罔然若酲,朝罢夕倦。”

国语辞典

交争[ jiāo zhēng ]

⒈  相互争论。

《韩非子·八说》:「交争逆令,谓之刚材。」
《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端沐赐传》:「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却,下与大臣交争也。」

⒉  相互争战。

《史记·卷七〇·张仪传》:「凡天下彊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

⒊  以直言互相谏诤。

《吕氏春秋·不苟论·贵当》:「主有失,皆交争证谏。」
《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得旷日弥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交争而不罪。」

⒋  争执、纷争。

《资治通鉴·卷一一九·宋纪一·武帝永初三年》:「姚兴死,诸子交争,故裕乘舋伐之。」

⒌  混合交集。

《文选·张衡·东京赋》:「客既醉于大道,饱于文义,劝德畏戒,喜惧交争,罔然若酲,朝罢夕倦。」

“交”字共有1个读音: [jiāo]  

交

汉字
读音[jiāo]
注音ㄐㄧㄠ
部首[亠]  京字头
笔画总笔画:6 部外:4
异体字 㬵 胶 跤 䢒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A4
其它编码五笔:uqu|uru 仓颉:yck 郑码:soos 四角:00408
笔顺编码413434
笔顺笔画丶一ノ丶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点 撇 捺

“交”字的意思

1.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交活。交税。交公粮。把任务交给我们这个组吧。

2.到(某一时辰或季节):交子时。明天就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

3.连接;交叉:交界。两直线交于一点。

4.相连接的时间或地方:春夏之交。太行山在河北、山西两省之交。

5.结交;交往:交朋友。建交。

6.友谊;交情:绝交。一面之交。

7.(人)性交;(动植物)交配:交媾。杂交。

8.互相:交换。交流。交易。交谈。

9.一齐;同时(发生):交加。交迫。交集。

10.姓。

11.同“跤”(jiāo)。

“交”字的基本解释

jiāo ㄐㄧㄠˉ

付托,付给:交活儿。交卷。交差。 相错,接合:交点。交界。交错。交相。交辉。交响乐。 互相来往联系:交流。交易。交涉。 与人相友好:交朋友。交契。 一齐,同时:交并。交作。风雨交加。 两性和合:性交。杂交。 同“跤”。

英语 mix; intersect; exchange, communicate; deliver

德语 abgeben, übergeben, austauschen (V)​,mit jmd. Umgang haben

“争”字共有1个读音: [zhēng]  

争

汉字
读音[zhēng]
注音ㄓㄥ
部首[刀]  刀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4
异体字 爭 諍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89
其它编码五笔:qvhj 仓颉:nsd 郑码:rxb 四角:27507
笔顺编码355112
笔顺笔画ノフフ一一丨
笔顺名称 撇 横撇/横钩 横折 横 横 竖钩

“争”字的意思

1.因意见不一致而相互辩诘:争论。是非之争。

2.力求获得或达到:为祖国争光。力争上游。

3.竞争;争夺:争先恐后。只争朝夕。

4.疑问代词。怎么;如何(见于早期白话):争奈。

“争”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ēng ㄓㄥˉ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争夺。竞争。争长论短。力求实现:争取。争气。争胜。方言,差,欠:总数还争多少?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争不。争知。争奈。

英语 dispute, fight, contend, strive

德语 Kampf (S)​,kämpfen, wetteifer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