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力”。
⒉ 犹体力。
⒊ 方言。指食物等的韧性。
⒈ 犹体力。
引《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
《后汉书·独行传·刘茂》:“少孤,独侍母居。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於乡里。”
鲁迅 《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农民省几斗米去出售,工人用筋力去换钱。”
⒉ 方言。指食物等的韧性。筋骨之力。
引汉 王充 《论衡·物势》:“夫物之相胜,或以觔力,或以气势,或以巧便。”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母亲也年纪高,觔力乏。”
例如:绿豆粉皮的筋力大。
如:这种纸有筋力。
“筋”字共有1个读音: [jīn]
汉字 | 筋 |
---|---|
读音 | [jīn] |
注音 | ㄐㄧㄣ |
部首 | [竹] 竹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6 |
异体字 | 竻 肋 荕 觔 ???? ???? 䈥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B4B |
其它编码 | 五笔:telb|teer 仓颉:hbks 郑码:mqym 四角:88227 |
笔顺编码 | 314314351153 |
笔顺笔画 | ノ一丶ノ一丶ノフ一一フノ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撇 横折钩 横 横 横折钩 撇 |
1.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筋骨。
2.口语称皮下的静脉管:青筋。
3.肌肉的旧称。
4.像筋的东西:叶筋。钢筋。
基本字义
筋
jīn ㄐㄧㄣˉ
肌肉的俗称:筋力。筋肉。筋疲力尽。肌腱或附着在骨头上的韧带:筋骨。筋道(“道”读轻声)。蹄筋。可见的皮下静脉的俗称:筋络。筋脉。青筋暴露。像筋的东西:钢筋。橡皮筋儿。英语 muscles; tendons
德语 Sehne (S, Med)
“力”字共有1个读音: [lì]
汉字 | 力 |
---|---|
读音 | [lì] |
注音 | ㄌㄧˊ |
部首 | [力] 力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2 部外:0 |
异体字 | 仂 ???? 力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29B |
其它编码 | 五笔:ltn|ent 仓颉:ks 郑码:ym 四角:40027 |
笔顺编码 | 53 |
笔顺笔画 | フノ |
笔顺名称 | 横折钩 撇 |
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
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
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
5.姓。
基本字义
力
lì ㄌㄧˊ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力气。力量。一切事物的效能:视力。生产力。控制力。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力学。作用力。保守力。用极大的力量:尽力。力挫。力挽狂澜。姓。英语 power, capability, influence
德语 Kraft (S, Phys),Radikal Nr. 19 = Kraft, Stärke, Fähigkei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