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节末,节尾。
⒉ 犹季节。
⒈ 节末,节尾。
引南朝 宋 谢灵运 《孝感赋》:“贯 庐江 之长路,出 彭蠡 而南浮,于时月孟节季,岁亦告暨,离乡眷壤,改时怀气。”
⒉ 犹季节。
引郭沫若 《蔡文姬》第五幕:“秋天是收获的节季,我看老百姓们都是喜欢的。”
“节”字共有2个读音: [jié] [jiē]
汉字 | 节 |
---|---|
读音 | [jié][jiē] |
注音 | ㄐㄧㄝˊ|ㄐㄧㄝ |
部首 | [艹] 草字头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2 |
异体字 | 節 卩 卪 㔾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節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282 |
其它编码 | 五笔:abj 仓颉:tsl 郑码:eyvv 四角:44227 |
笔顺编码 | 12252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フ丨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横折钩 竖 |
[jié]
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
2.段落:章节。
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
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
5.事项:礼节。细节。
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
7.删略:节本。节录。
8.操守:节操。晚节。
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
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
[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节
(節)
jié ㄐㄧㄝˊ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礼度:礼节。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姓。节
(節)
jiē ㄐㄧㄝˉ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英语 knot, node, joint; section
德语 Fest, Feiertag ,Knoten, Gelenk, Abschnitt, Kapitel (S)
“季”字共有1个读音: [jì]
汉字 | 季 |
---|---|
读音 | [jì] |
注音 | ㄐㄧˋ |
部首 | [子] 子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63 |
其它编码 | 五笔:tbf 仓颉:hdnd 郑码:mfya 四角:20407 |
笔顺编码 | 31234521 |
笔顺笔画 | ノ一丨ノ丶フ丨一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竖 撇 捺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
1.古时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作次序,季是最小的。
2.最末的(指时间):清季(清朝末年)。季春。
3.一年的四分之一,三个月为一季:春季。第三季度。换季。
4.一年中具有某些特点的一段时期:雨季。旺季。
基本字义
季
jì ㄐㄧˋ
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季弟(小弟)。季父(小叔叔)。末了:季世。季春(春季末一月)。明季(明代末年)。季军(体育运动竞赛的第三名)。一年的四分之一: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季度。季风。一段时间:季节。季候。季相(xiàng )(某个地区在某个季节的自然景象)。雨季。姓。英语 quarter of year; season; surname
德语 Periode, Zeitabschnitt ,Saison, Jahresze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