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拘挛的意思

luán

拘挛


拼音jū luán
注音ㄐㄨ ㄌㄨㄢˊ

繁体拘攣

词语解释

拘挛[ jū luán ]

⒈  肌肉收缩,不能自如伸展。

muscular constriction;

⒉  拘束;拘泥。

拘挛古法。

starchy; be a stickler for;

引证解释

⒈  拘束;拘泥。

汉 扬雄 《太玄赋》:“荡然肆志,不拘挛兮。”
《后汉书·曹褒传》:“帝知羣僚拘挛,难与图始,朝廷礼宪,宜时刊立。”
李贤 注:“拘挛,犹拘束也。”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资格》:“唐太宗 虽以战伐取天下,而用人能尽其材,不拘挛於常格,以起一时之治,尚有可喜。”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一》:“以 汉 臣纪 汉 事,所谓御史在前,执法在后者,即有域外之议,欲破拘挛之见,已兢不保首领是惧矣。”
严复 《论教育书》:“庶他日学成,有疗贫起弱之实力,能破旧学之拘挛,而其於图新也审,则真 中国 之幸福矣!”

⒉  拘禁;关押。

明 朱鼎 《玉镜台记·苏狱》:“叹拘挛囚 羑里,长夜浑如岁。”
郑观应 《盛世危言·狱囚》:“致罹法网,横被官刑,土室棘坦,暗无天日,赭衣黑索,惨受拘挛。”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譬犹居家设廛者,虑其子弟伙伴之盗其物也,於是一一桎梏之,拘挛之,或闭之於暗室焉。”

⒊  痉挛。肌肉抽搐,难以伸展自如。

汉 王延寿 《梦赋》:“或盘跚而欲走,或拘挛而不能步。”
宋 欧阳修 《琴枕说》:“昨因患两手中指拘挛,医者言,唯数运动以导其气之滞者,谓唯弹琴为可。”
清 赵翼 《闻心余哀邸病风》诗:“可怜我亦拘挛臂,千里相望两废材。”
叶圣陶 《隔膜》:“我的躯体渐渐地拘挛起来,似乎受了束缚。”

⒋  窘逼困难。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且今军事虽平,而各路防营尚不可撤,各省田赋尚未復额,一切城廨仓狱善后之工尚未尽修,莫不持釐金为挹注,苟或去之,则拘挛贫弱,百务俱废,异日彼乘我无备,求减洋税,将何以应之?”

国语辞典

拘挛[ jū lüán ]

⒈  拘束、浅近。或读为ㄐㄩ  ㄌㄨㄢˊ jū luán。

《文选·潘岳·西征赋》:「陋吾人之拘挛,飘萍浮而蓬转。」

⒉  手脚抽筋的病症。或读为ㄐㄩ ㄌㄨㄢˊ jū luán。

“拘”字共有2个读音: [jū]   [gōu]  

拘

汉字
读音[jū][gōu]
注音ㄐㄩ|ㄍㄡ
部首[扌]  提手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5
异体字 佝 抅 ???? 挶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2D8
其它编码五笔:rqkg 仓颉:qpr 郑码:drj 四角:57020
笔顺编码12135251
笔顺笔画一丨一ノフ丨フ一
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撇 横折钩 竖 横折 横

“拘”字的意思

[jū]

1.逮捕或扣押:拘捕。拘系。拘留。拘拿。拘囚。拘禁。拘押。

2.限,限制:拘束。拘谨。不拘小节。

3.固执,不变通:拘泥。拘礼。拘迂。

[gōu]

遮蔽:“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

“拘”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ū ㄐㄩˉ

逮捕或扣押:拘捕。拘系。拘留。拘拿。拘囚。拘禁。拘押。限,限制:拘束。拘谨。不拘小节。固执,不变通:拘泥。拘礼。拘迂。

其它字义

gōu ㄍㄡˉ

 ◎ 遮蔽:“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

英语 restrain, seize, detain

德语 be-,einschränken (V)​,befangen, gehemmt (V)​,erfassen, erbeuten (V)​,verhaften, festnehmen, inhaftieren (V)​,unbeweglich, unflexibel (Adj)

“挛”字共有1个读音: [luán]  

挛

汉字
读音[luán]
注音ㄌㄨㄢˊ
部首[手]  手字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6
异体字 攣 䏈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31B
其它编码五笔:yorj 仓颉:ycq 郑码:skmd 四角:00502
笔顺编码4122343112
笔顺笔画丶一丨丨ノ丶ノ一一丨
笔顺名称 点 横 竖 竖 撇 点 撇 横 横 竖钩

“挛”字的意思

手脚等蜷(quán)曲不能伸开:痉挛。挛缩。

“挛”字的基本解释

(攣)

luán ㄌㄨㄢˊ

手脚蜷曲不能伸开:痉挛。 互相牵系。

英语 tangled; entwined; crooked

德语 verbogen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