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胶革的意思

jiāo

胶革


拼音jiāo gé
注音ㄐ一ㄠ ㄍㄜˊ

繁体膠革

词语解释

胶革[ jiāo gé ]

⒈  用皮革熬成的遇水能化的黏性物质。

引证解释

⒈  用皮革熬成的遇水能化的黏性物质。

清 唐甄 《潜书·太子》:“如置膏泽于冶火之中,如置胶革于淫雨之中,岂有幸哉!”

“胶”字共有1个读音: [jiāo]  

胶

汉字
读音[jiāo]
注音ㄐㄧㄠ
部首[月]  月字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6
异体字 交 膠 㬵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0F6
其它编码五笔:euqy|eury 仓颉:byck 郑码:qsoo 四角:70248
笔顺编码3511413434
笔顺笔画ノフ一一丶一ノ丶ノ丶
笔顺名称 撇 横折钩 横 横 点 横 撇 点 撇 捺

“胶”字的意思

1.某些具有黏性的物质,用动物的皮、角等熬成或由植物分泌出来,也有人工合成的。通常用来黏合器物,如鳔胶、桃胶、万能胶,有的供食用或入药,如果胶、阿胶。

2.用胶粘:胶柱鼓瑟。镜框坏了,把它胶上。不可胶于成规。

3.像胶一样黏的:胶泥。

4.指橡胶:胶皮。胶鞋。胶布。

5.姓。

“胶”字的基本解释

(膠)

jiāo ㄐㄧㄠ

黏性物质,有用动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胶质。胶原。鳔胶。乳胶。万能胶。如胶似漆。胶合板。 用橡胶树的分泌物制成的有弹性的物质:橡胶。胶鞋。胶皮。胶布。 有黏性像胶的:胶泥。胶水。 粘着,粘合:胶合。胶着(zhuó)。胶柱鼓瑟。

英语 glue, gum, resin, rubber; sound; shin bone

德语 Gummi (S)​,Kleber, Leim (S)​,leimen (V)​,leimig, klebrig, zähflüssig (Adj)​,Jiao (Eig, Pers)

“革”字共有1个读音: [gé]  

革

汉字
读音[gé]
注音ㄍㄜˊ
部首[革]  革字旁
笔画总笔画:9 部外:0
异体字 䩯 䪂 諽 ???? ???? 愅 韚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769
其它编码五笔:afj 仓颉:tlj 郑码:ee 四角:44506
笔顺编码122125112
笔顺笔画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

“革”字的意思

[gé]

1.去了毛并且加过工的兽皮:皮革。制革。

2.(Gé)姓。

3.改变:革新。变革。

4.开除;撤除(职务):开革。革职。

[jí]

(病)危急。

“革”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é ㄍㄜˊ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革。革履(皮鞋)。革囊。 改变:革新。革命(➊原意是改变命运;➋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➌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革。变革。 取消,除掉:革除。革职。革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姓。

英语 leather, animal hides; rad. 177

德语 Leder; entlassen; ändern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