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如胶之黏合。比喻关系密切。
⒈ 谓如胶之黏合。比喻关系密切。
引唐 陆龟蒙 《寒泉子对秦惠王》:“齐桓、晋文 之伯也,始若胶附,终若冰拆,岂连鸡不能俱止於栖而已哉!”
清 梅曾亮 《江亭消夏记》:“隐一字为鵠,而出其上下字为媒,因媒以中鵠者不饮。然所出字,皆与鵠緜褫判散,不可胶附。”
⒈ 像胶一般黏合在一起。比喻十分密切。
引唐·陆龟蒙〈寒泉子对秦惠王〉:「齐桓、晋文之霸也,始若胶附,终若冰拆,岂连鸡俱不能止于栖而已哉!」
明·刘蜕〈答知己书〉:「一言而胶附不离,有忧其终始出处之事者,况蜕之遇执事于南康也。」
“胶”字共有1个读音: [jiāo]
汉字 | 胶 |
---|---|
读音 | [jiāo] |
注音 | ㄐㄧㄠ |
部首 | [月] 月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6 |
异体字 | 交 膠 㬵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膠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0F6 |
其它编码 | 五笔:euqy|eury 仓颉:byck 郑码:qsoo 四角:70248 |
笔顺编码 | 3511413434 |
笔顺笔画 | ノフ一一丶一ノ丶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折钩 横 横 点 横 撇 点 撇 捺 |
1.某些具有黏性的物质,用动物的皮、角等熬成或由植物分泌出来,也有人工合成的。通常用来黏合器物,如鳔胶、桃胶、万能胶,有的供食用或入药,如果胶、阿胶。
2.用胶粘:胶柱鼓瑟。镜框坏了,把它胶上。不可胶于成规。
3.像胶一样黏的:胶泥。
4.指橡胶:胶皮。胶鞋。胶布。
5.姓。
胶
(膠)
jiāo ㄐㄧㄠ
黏性物质,有用动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胶质。胶原。鳔胶。乳胶。万能胶。如胶似漆。胶合板。 用橡胶树的分泌物制成的有弹性的物质:橡胶。胶鞋。胶皮。胶布。 有黏性像胶的:胶泥。胶水。 粘着,粘合:胶合。胶着(zhuó)。胶柱鼓瑟。英语 glue, gum, resin, rubber; sound; shin bone
德语 Gummi (S),Kleber, Leim (S),leimen (V),leimig, klebrig, zähflüssig (Adj),Jiao (Eig, Pers)
“附”字共有1个读音: [fù]
汉字 | 附 |
---|---|
读音 | [fù] |
注音 | ㄈㄨˋ |
部首 | [阝] 双耳刀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5 |
异体字 | 孚 坿 駙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44 |
其它编码 | 五笔:bwfy 仓颉:nlodi 郑码:ynds 四角:74200 |
笔顺编码 | 5232124 |
笔顺笔画 | フ丨ノ丨一丨丶 |
笔顺名称 |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撇 竖 横 竖钩 点 |
1.外加的;附带的:附录。附设。
2.依靠:依附。附随。
3.靠近;贴近:附近。附耳交谈。
基本字义
附
fù ㄈㄨˋ
另外加上,随带着:附体。附件。附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附附”;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附附,十年乃成”)。附赘悬疣。同意,赞同:随声附和。附议。捎带:“一男附书至”。靠近:附近。附耳低言。依从:依附。归附。趋炎附势。英语 adhere to, append; rely on near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