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斧头砍削的痕迹。
⒈ 斧头砍削的痕迹。
引唐 卢纶 《萧常侍瘿柏亭歌》:“攒甍鬭栱无斤跡,根癭联悬同素壁。”
“斤”字共有1个读音: [jīn]
汉字 | 斤 |
---|---|
读音 | [jīn] |
注音 | ㄐㄧㄣ |
部首 | [斤] 斤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0 |
异体字 | 䤺 釿 ???? 觔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5A4 |
其它编码 | 五笔:rtth 仓颉:hml 郑码:pd 四角:72221 |
笔顺编码 | 3312 |
笔顺笔画 | ノノ一丨 |
笔顺名称 | 撇 撇 横 竖 |
1.市制质量单位。10两为1斤,100斤为1担。1斤原为16两,后改为10两,合500克。
2.古时砍伐树木的工具。
基本字义
斤
jīn ㄐㄧㄣˉ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二斤。斤斤(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如“斤斤计较”)。古代砍伐树木的工具:斧斤。英语 a catty (approximately 500 g); an axe; keen, shrewd; KangXi radical number 69
德语 Jin (chinesische Gewichtseinheit = 500g), Pfund (Zähl),Radikal Nr. 69 = Axt, Pfund (Eig)
“迹”字共有1个读音: [jì]
汉字 | 迹 |
---|---|
读音 | [jì] |
注音 | ㄐㄧˋ |
部首 | [辶] 走之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 ???? 蹟 跡 脔 䢌 䟱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跡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FF9 |
其它编码 | 五笔:yopi 仓颉:yylc 郑码:snow 四角:30303 |
笔顺编码 | 413234454 |
笔顺笔画 | 丶一ノ丨ノ丶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撇 竖钩 撇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
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迹。血迹。笔迹。踪迹。
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迹。陈迹。事迹。史迹。
3.形迹: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
基本字义
迹
jì ㄐㄧˋ
脚印: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迹。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迹。实迹。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据实迹考知:“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英语 traces, impressions, footprints
德语 anreißen, zensier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