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由于突然的刺激而恐慌。
例惊遽而起。
英stunned and flurried;
⒈ 亦作“惊懅”。惊慌焦急。 《后汉书·王符传》:“有顷,又白 王符 在门。
引规(皇甫规 )素闻 符 名,乃惊遽而起,衣不及带,屣履出迎。”
《后汉书·方术传下·徐登》:“炳(赵炳 )乃故升茅屋,梧鼎而爨,主人见之惊懅。”
清 朱之瑜 《与王民则书》之三:“此时宰相 源公 就国,适遇水灾,惊遽无可适议,不得已勉从彼言。”
王世镇 《枪》:“只见那短枪的抖动,弹壳的飞舞……人的惊遽地嘶哑声,搅成一片残醒惊险的场面。”
⒈ 惊慌恐惧。
引《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规素闻符名,乃惊遽而起,衣不及带,屣履出迎。」
明·孟称舜《桃花人面·第四出》:「看你神思昏迷,语言惊遽。」
“惊”字共有1个读音: [jīng]
汉字 | 惊 |
---|---|
读音 | [jīng] |
注音 | ㄐㄧㄥ |
部首 | [忄] 竖心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悢 驚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驚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0CA |
其它编码 | 五笔:nyiy 仓颉:pyrf 郑码:usjk 四角:90096 |
笔顺编码 | 44241251234 |
笔顺笔画 | 丶丶丨丶一丨フ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点 竖 点 横 竖 横折 横 竖钩 撇 点 |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
2.惊动:打草惊蛇。
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惊
(驚)
jīng ㄐㄧㄥˉ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惊车。惊群。马惊车败。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惊恐。惊骇。惊愕。惊惶。惊诧。惊遽。惊厥。惊悟。惊心动魄。惊惶失措。惊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震动:惊动。惊扰。惊堂木。打草惊蛇。 出人意料的:惊喜。英语 frighten, surprise, startle
德语 ängstigen, beunruhigen (V),sich erschrecken, bestürzt sein, stören (V),überrascht sein (Adj)
“遽”字共有1个读音: [jù]
汉字 | 遽 |
---|---|
读音 | [jù] |
注音 | ㄐㄩˋ |
部首 | [辶] 走之旁 |
笔画 | 总笔画:16 部外:13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07D |
其它编码 | 五笔:haep|hgep 仓颉:yypo 郑码:ihgw 四角:31303 |
笔顺编码 | 2153151353334454 |
笔顺笔画 | 丨一フノ一フ一ノフノノノ丶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 横撇/横钩 撇 横 竖弯钩 横 撇 弯钩 撇 撇 撇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
1.匆忙;急:匆遽。急遽。
2.立即;赶快:情况不明,不能遽下定论。
3.惊慌:惶遽。
4.姓。
基本字义
遽
jù ㄐㄩˋ
急,仓猝:遽尔(突然)。遽死。遽然。匆遽。惊惧、慌张:遽色。惶遽。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乘遽而至。遂,就:“塘有万穴,塞其一,鱼何遽无由出?”英语 suddenly, unexpectedly; at once
德语 schn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