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称“惊堂木”。
⒉ 旧时审案时用以敲击案桌,警戒、威吓被审问者的长方形木块。
⒈ 亦称“惊堂木”。旧时审案时用以敲击案桌,警戒、威吓被审问者的长方形木块。
引《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大尹把惊堂在桌上一连七八拍,大喝道:‘你这该死的奴才!……你若巧辩,快夹起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拍惊堂介]叫左右预备刑具,叫他逐个招来。”
《文明小史》第六回:“傅知府 坐在上头……听了他自称‘举人’,便把惊堂木一拍,駡道:‘你自己犯的罪还不知道么?’”
洪深 《申屠氏》第六本:“县官连拍惊堂木,叫差役将闲人逐出。”
⒈ 旧时官吏审案时,置于公案的长方形小木块。用以拍击桌面,发出响声,以警戒受审人犯。
引《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大尹把惊堂在桌上一连七八拍,大喝道:『你这该死的奴才!』」
《老残游记·第一六回》:「又听堂上把惊堂一拍,骂道:『这个淫妇,真正刁狡!拶起来!』」
“惊”字共有1个读音: [jīng]
汉字 | 惊 |
---|---|
读音 | [jīng] |
注音 | ㄐㄧㄥ |
部首 | [忄] 竖心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悢 驚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驚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0CA |
其它编码 | 五笔:nyiy 仓颉:pyrf 郑码:usjk 四角:90096 |
笔顺编码 | 44241251234 |
笔顺笔画 | 丶丶丨丶一丨フ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点 竖 点 横 竖 横折 横 竖钩 撇 点 |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
2.惊动:打草惊蛇。
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惊
(驚)
jīng ㄐㄧㄥˉ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惊车。惊群。马惊车败。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惊恐。惊骇。惊愕。惊惶。惊诧。惊遽。惊厥。惊悟。惊心动魄。惊惶失措。惊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震动:惊动。惊扰。惊堂木。打草惊蛇。 出人意料的:惊喜。英语 frighten, surprise, startle
德语 ängstigen, beunruhigen (V),sich erschrecken, bestürzt sein, stören (V),überrascht sein (Adj)
“堂”字共有1个读音: [táng]
汉字 | 堂 |
---|---|
读音 | [táng] |
注音 | ㄊㄤˊ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㙶 坣 隚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802 |
其它编码 | 五笔:ipkf 仓颉:fbrg 郑码:kojb 四角:90104 |
笔顺编码 | 24345251121 |
笔顺笔画 | 丨丶ノ丶フ丨フ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竖 点 撇 点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 |
1.正房:堂屋。
2.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礼堂。课堂。食堂。
3.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堂。过堂。
4.用于厅堂名称,旧时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
5.用于商店牌号: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药店)。
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
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节叫一堂:两堂课。c)旧时审案一次叫一堂:过了两堂。d)用于场景、壁画等:三堂内景。一堂壁画。
8.姓。
堂
táng ㄊㄤˊ
正房,高大的房子:堂屋。堂客。堂倌。礼堂。澡堂。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堂房。堂兄弟。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大堂。公堂。过堂。 量词:上了一堂课。一堂家具。英语 hall; government office
德语 Raum (S),Tang (Eig, Fam),Hauptraum eines 1 stöckigen Hau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