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旧时谓行文各地缉捕逃犯。犹今通缉。
⒈ 旧时谓行文各地缉捕逃犯。犹今通缉。
引《水浒传》第三回:“鲁达 在逃,行开个海捕急递的文书,各路追捉。”
《红楼梦》第四回:“﹝ 贾雨村 ﹞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文书。”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四:“报复幺伯,报复 罗歪嘴,还要下两通海捕文书,一通捉拿 刘三金,一通查访 招弟。”
⒈ 古时对于逃亡或藏匿的人犯,以文书通行各地缉捕,称为「海捕」。
引《水浒传·第二二回》:「只可出一千贯赏钱,行移诸处海捕捉拿便了。」
“海”字共有1个读音: [hǎi]
汉字 | 海 |
---|---|
读音 | [hǎi] |
注音 | ㄏㄞˇ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7 |
异体字 | ???? ???? ???? 海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D77 |
其它编码 | 五笔:itxu|itxy 仓颉:eowy 郑码:vmzy 四角:38157 |
笔顺编码 | 4413155414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ノ一フフ丶一丶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撇 横 竖折/竖弯 横折钩 点 横 点 |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
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
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
8.姓。
基本字义
海
hǎi ㄏㄞˇ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姓。英语
sea, ocean; maritime
德语 Meer ,Ozean
“捕”字共有1个读音: [bǔ]
汉字 | 捕 |
---|---|
读音 | [bǔ] |
注音 | ㄅㄨˇ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7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355 |
其它编码 | 五笔:rgey|rsy 仓颉:qijb 郑码:dfb 四角:53027 |
笔顺编码 | 121125112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一丨フ一一丨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钩 提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竖 点 |
1.捉;逮:捕鱼。捕猎。捕捉。追捕。捕到了凶手。
2.姓。
基本字义
捕
bǔ ㄅㄨˇ
◎ 捉,逮:捕捉。捕获。捕杀。巡捕。缉捕。捕风捉影。
英语 arrest, catch, se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