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唐诗僧寒山和拾得的并称。
⒈ 唐 诗僧 寒山 和 拾得 的并称。
引陈衍 《元诗纪事·行端》:“《灵隐寺志》:端 文字不由师授,自然能通,自称 寒 拾 里人。”
“寒”字共有1个读音: [hán]
汉字 | 寒 |
---|---|
读音 | [hán] |
注音 | ㄏㄢˊ |
部首 | [宀] 宝盖头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 ???? ???? ???? ???? 㥶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D2 |
其它编码 | 五笔:pfju|pawu 仓颉:jtcy 郑码:wdot 四角:30303 |
笔顺编码 | 445112213444 |
笔顺笔画 | 丶丶フ一一丨丨一ノ丶丶丶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横撇/横钩 横 横 竖 竖 横 撇 捺 点 点 |
1.冷(跟“暑”相对):寒冬。寒风。天寒地冻。受了一点寒。
2.害怕;畏惧:心寒。胆寒。
3.穷困:贫寒。
4.姓。
基本字义
寒
hán ㄏㄢˊ
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害怕:寒心。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英语 cold, wintry, chilly
德语 kalt (Adv)
“拾”字共有2个读音: [shí] [shè]
汉字 | 拾 |
---|---|
读音 | [shí][shè] |
注音 | ㄕˊ|ㄕㄜˋ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十 拾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2FE |
其它编码 | 五笔:rwgk 仓颉:qomr 郑码:doaj 四角:58061 |
笔顺编码 | 121341251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ノ丶一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钩 提 撇 捺 横 竖 横折 横 |
[shí]
1.从地上捡起东西:拾麦穗儿。
2.整理:拾掇。
3.数目“十”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shè]轻步登上:拾级而上。
基本字义
拾
shí ㄕˊ
捡,从地上拿起:拾草。拾粪。拾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收,敛,整理:收拾。拾掇。“十”的大写。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其它字义
拾
shè ㄕㄜˋ
◎ 古同“涉”,历,经由:拾级而上。
英语 pick up, collect, tidy up; accounting form of the numeral ten
德语 10, zehn (alternative Form für Finanzwesen, fälschungssicherer) ,aufnehmen, aufheb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