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汉仪的意思

hàn

汉仪


拼音hàn yí
注音ㄏㄢˋ 一ˊ

繁体漢儀

词语解释

汉仪[ hàn yí ]

⒈  汉官威仪。泛指中国礼仪制度。

引证解释

⒈  汉 官威仪。泛指 中国 礼仪制度。参见“汉官威仪”。

唐 李白 《赠张相镐》诗:“庶同 昆阳 举,再覩 汉 仪新。”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文非文,史非史,譬夫 乌孙 造室,杂以 汉 仪,而刻鵠不成,反类於鶩者也。”
明 高启 《奉天殿进<元史>》诗:“书成一代存 殷 鉴,朝列千官备 汉 仪。”
孙中山 《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 文 ﹞赖国人之力,得返故土,重覩 汉 仪。”

“汉”字共有1个读音: [hàn]  

汉

汉字
读音[hàn]
注音ㄏㄢˋ
部首[氵]  三点水
笔画总笔画:5 部外:2
异体字 漢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C49
其它编码五笔:icy 仓颉:ee 郑码:vxs 四角:37140
笔顺编码44154
笔顺笔画丶丶一フ丶
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横撇/横钩 捺

“汉”字的意思

1.汉水:江淮河汉。

2.汉族:汉语。

3.天河;银河:银汉。

4.成年男人:老汉。好汉。

5.朝代名。1.(前202—220)。刘邦灭秦后建立。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国号新(8—23)。自刘邦称汉王起,包括“新”,史称前汉或西汉。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史称后汉或东汉。为曹魏所灭。西汉、东汉合称两汉。2.三国之一(221—263)。刘备建立。在今川、云、贵、渝及陕西南部。建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为曹魏所灭。3.五代之一(947—950)。沙陀族刘知远建立。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史称后汉。为后周所灭。4.十国之一(917—971)。刘䶮(yǎn)建立。建都广州,国号大越,次年改“汉”,史称南汉。为北宋所灭。5.十国之一(951—979)。刘旻(mín)建立。建都太原,国号汉,史称北汉。为北宋所灭。

“汉”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漢)

hàn ㄏㄢˋ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 天河:银汉。云汉。气冲霄汉。 成年男人:汉子。老汉。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 汉语的简称:英汉辞典。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 姓。

英语 Chinese people; Chinese language

德语 chinesisch (ethnisch)​ ,Han (Eig, Fam)

“仪”字共有1个读音: [yí]  

仪

汉字
读音[yí]
注音ㄧˊ
部首[亻]  单人旁
笔画总笔画:5 部外:3
异体字 儀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EA
其它编码五笔:wyqy|wyry 仓颉:oik 郑码:nsos 四角:24203
笔顺编码32434
笔顺笔画ノ丨丶ノ丶
笔顺名称 撇 竖 点 撇 捺

“仪”字的意思

1.人的外表:仪表。仪容。威仪。

2.礼节;仪式:司仪。行礼如仪。

3.礼物:贺仪。谢仪。

4.倾心;向往:心仪已久。

5.姓。

6.仪器:仪表。地动仪。半圆仪。

“仪”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儀)

yí ㄧˊ

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礼物:贺仪。谢仪。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姓。

英语 ceremony, rites gifts; admire

德语 Apparat (S)​,Bräuche (S)​,Erscheinung (S)​,derzeitig, gegenwärtig (Adj)​,Yi (Eig, Fam)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