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山名。太行山的支脉。有要隘名井陉口,又称土门关。秦汉时为军事要地。
⒈ 山名。 太行山 的支脉。有要隘名 井陉口,又称 土门关。秦 汉 时为军事要地。
引《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 大汾、冥阸、荆阮、方城、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高诱 注:“井陘,在 常山 井陘县。”
《元和郡县图志·恒州》:“井陘县,六国 时 赵 地, 秦始皇 十八年, 王翦 兴兵攻 赵,下 井陘。汉高帝 三年, 韩信、张耳 东下 井陘,擒 成安君(陈餘 ),即此地也。 陘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 井陘 …… 井陘口,今名 土门口,县( 获鹿县 )西南十里。即 太行 八陘之第五陘也。”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言祖》:“万里鸣刁斗,三军出 井陘,小的们随老爷去 河北,在此久等。”
王德钟 《和悼秋醉后之作》:“书生曾把《阴符》读,亦愿荷戈出 井陘。”
“井”字共有1个读音: [jǐng]
汉字 | 井 |
---|---|
读音 | [jǐng] |
注音 | ㄐㄧㄥˇ |
部首 | [二] 二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2 |
异体字 | 丼 宑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95 |
其它编码 | 五笔:fjk 仓颉:tt 郑码:bdnd 四角:55000 |
笔顺编码 | 1132 |
笔顺笔画 | 一一ノ丨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撇 竖 |
1.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井。一口井。双眼井。
2.形状像井的东西:矿井。油井。竖井。探井。渗井。天井。
3.古制八家为一井,后借指人口聚居的地方或乡里:乡井。市井。井邑。背井离乡。
4.二十八宿之一。
5.姓。
6.形容整齐:井然。井井有条。
井
jǐng ㄐㄧㄥˇ
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水井。临渴掘井。 形状像井的:天井。油井。 整齐,有秩序:井然。井井有条。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英语 well, mine shaft, pit
德语 Brunnen (S),warnen (V),wohl (Adj)
“陉”字共有1个读音: [xíng]
汉字 | 陉 |
---|---|
读音 | [xíng] |
注音 | ㄒㄧㄥˊ |
部首 | [阝] 双耳刀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5 |
异体字 | 陘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陘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49 |
其它编码 | 五笔:bcag 仓颉:nlnom 郑码:yxbi 四角:77212 |
笔顺编码 | 5254121 |
笔顺笔画 | フ丨フ丶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横撇/横钩 点 横 竖 横 |
山脉中断的地方;山口:井陉(地名,在河北)。
基本字义
陉
(陘)
xíng ㄒㄧㄥˊ
山脉中断的地方。灶的边缘:灶陉(灶边承器之物)。英语 defile, mountain pass, gorge
德语 Durchlauf (S),Klaus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