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九曲的意思

jiǔ

九曲


拼音jiǔ qū
注音ㄐ一ㄡˇ ㄑㄨ

词语解释

九曲[ jiǔ qǔ ]

⒈  迂回曲折。

⒉  指黄河。因其河道曲折,故称。

⒊  指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

引证解释

⒈  迂回曲折。摩尼,梵语“宝珠”的译名。

汉 王褒 《九怀·危俊》:“径 岱 土兮魏闕,歷九曲兮牵牛。”
唐 卢纶 《送郭判官赴振武》诗:“黄河 九曲流,繚绕古边州。”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三重银户,入九曲之摩尼。”

⒉  指 黄河。因其河道曲折,故称。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三门 九曲,竞呈昇没之源; 太华 维 嵩,交闢奔衝之路。”
唐 齐己 《潇湘二十韵》:“对兹伤九曲,含浊出 崑崙。”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九曲风涛何处显?则除是此地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宝》:“九曲天险,只用莲舟荡漾。”

⒊  指 福建 武夷山 的 九曲溪。

宋 朱熹 《武夷櫂歌》之十:“九曲 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元 萨都剌 《武夷馆方池》诗:“溪船明日泛 九曲,出入紫翠听潺湲。”
郁达夫 《咏武夷》:“武夷 三十六雄峯, 九曲 清溪境不同。”

“九”字共有1个读音: [jiǔ]  

九

汉字
读音[jiǔ]
注音ㄐㄧㄡˇ
部首[丿]  撇
笔画总笔画:2 部外:1
异体字 玖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5D
其它编码五笔:vtn 仓颉:kn 郑码:qy 四角:40017
笔顺编码35
笔顺笔画ノフ
笔顺名称 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九”字的意思

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

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

4.姓。

“九”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iǔ ㄐㄧㄡˇ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英语 nine

德语 neun (9)​ (Num)

“曲”字共有2个读音: [qū]   [qǔ]  

曲

汉字
读音[qū][qǔ]
注音ㄑㄩ|ㄑㄩˇ
部首[曰]  扁日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2
异体字 䒼 ???? ???? 麯 粬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6F2
其它编码五笔:mad 仓颉:tw 郑码:kkd 四角:55600
笔顺编码251221
笔顺笔画丨フ一丨丨一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竖 竖 横

“曲”字的意思

[qǔ]

1.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

2.(曲儿)歌曲:曲调。戏曲。小曲儿。高歌一曲。

3.歌谱:《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的曲。

[qū]

1.弯曲(跟“直”相对):曲线。曲尺。弯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径通幽。

2.使弯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

3.弯曲的地方:河曲。

4.不公正;无理:是非曲直。

5.姓。

6.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曲”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⑤麯、⑤麴)

qū ㄑㄩˉ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❶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❷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弯曲的地方:河曲。 偏僻的地方:乡曲。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酒曲。曲霉。 姓。

其它字义

qǔ ㄑㄩˇ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

英语

crooked, bent; wrong, false

德语 gekrümmt, falsch (V)​,Beuge (S)​,Lied (S)​,Unrecht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