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虎口。亦比喻险恶之境。
⒈ 虎口。亦比喻险恶之境。
引《汉书·匈奴传下》:“是以忍百万之师以摧饿虎之喙,运府库之财填 卢山 之壑而不悔也。”
唐 柳宗元 《行路难》诗:“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躑争低昂。”
唐 房千里 《杨娼传》:“今幸吾之未死也,必使脱其虎喙。不然,且无及矣。”
“虎”字共有1个读音: [hǔ]
汉字 | 虎 |
---|---|
读音 | [hǔ] |
注音 | ㄏㄨˇ |
部首 | [虍] 虎字头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2 |
异体字 | 唬 ???? ???? ???? ???? ???? ???? ???? 俿 乕 虝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64E |
其它编码 | 五笔:hamv|hwv 仓颉:yphn 郑码:ih 四角:21217 |
笔顺编码 | 21531535 |
笔顺笔画 | 丨一フノ一フノフ |
笔顺名称 | 竖 横 横撇/横钩 撇 横 竖弯钩 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
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
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
3.露出凶相:虎起脸。
4.姓。
5.同“唬”。
基本字义
虎
hǔ ㄏㄨˇ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古同“唬”,威吓。 古同“琥”,琥珀。英语 tiger; brave, fierce; surname
德语 Tiger (S),Katze (auf der Speisekarte) (Ess),Tiger"
“喙”字共有1个读音: [huì]
汉字 | 喙 |
---|---|
读音 | [huì] |
注音 | ㄏㄨㄟˋ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咮 喙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599 |
其它编码 | 五笔:kxey 仓颉:rvno 郑码:jzgq 四角:67032 |
笔顺编码 | 25155135333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フフ一ノフノノノ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撇折 横撇/横钩 横 撇 弯钩 撇 撇 撇 捺 |
1.鸟兽的嘴。
2.借指人的嘴:百喙莫辩。无庸置喙(无须插嘴)。
基本字义
喙
huì ㄏㄨㄟˋ
嘴,特指鸟兽的嘴:长喙。短喙。借指人的嘴:百喙莫辩。不容置喙(不准插嘴)。英语 beak, bill, snout; pant
德语 Schnabel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