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本指御史公堂会食时举座大笑。后泛指满座皆大笑。犹暖房。为庆贺亲友生日或入宅、迁居等设宴聚会。
⒈ 本指御史公堂会食时举座大笑。后泛指满座皆大笑。参见“烘堂大笑”。
引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御史故事:……凡上堂絶言笑,有不可忍,杂端大笑,则合座皆笑,谓之烘堂。烘堂不罚。”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间以滑稽嘲謔,形於风刺,更相酬酢,往往烘堂絶倒,自谓一时盛事,前此未之有也。”
⒉ 犹暖房。为庆贺亲友生日或入宅、迁居等设宴聚会。参见“煖房”。
引宋 张纲 《凤栖梧·安人生日》词:“怪底烘堂添语笑, 姮娥 此夜来 蓬岛。”
宋 张纲 《西江月·壬午生日》词:“为具随宜餖飣,烘堂不用笙簫。”
⒈ 庆生、迁居等吉事,亲友出钱庆贺饮宴,满堂欢乐。
引宋·张纲〈西江月·易老方惊岁晚〉词:「为具随宜饾饤,烘堂不用笙箫。」
“烘”字共有1个读音: [hōng]
汉字 | 烘 |
---|---|
读音 | [hōng] |
注音 | ㄏㄨㄥ |
部首 | [火] 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6 |
异体字 | 灴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0D8 |
其它编码 | 五笔:oawy 仓颉:ftc 郑码:uoeo 四角:94881 |
笔顺编码 | 4334122134 |
笔顺笔画 | 丶ノノ丶一丨丨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撇 点 横 竖 竖 横 撇 点 |
1.用火烤或烤火取暖:烘干衣服。烘手。
2.衬托:烘托。
基本字义
烘
hōng ㄏㄨㄥˉ
用火或蒸气使身体暖和或使物体变热、干燥:烘箱。烘手。烘干(gān)。烘烤。烘焙。烧。衬托,渲染:烘衬。烘托。烘染。烘云托月(喻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烘托所描绘的事物)。英语 bake, roast; dry by fire
德语 brennen, backen
“堂”字共有1个读音: [táng]
汉字 | 堂 |
---|---|
读音 | [táng] |
注音 | ㄊㄤˊ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㙶 坣 隚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802 |
其它编码 | 五笔:ipkf 仓颉:fbrg 郑码:kojb 四角:90104 |
笔顺编码 | 24345251121 |
笔顺笔画 | 丨丶ノ丶フ丨フ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竖 点 撇 点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 |
1.正房:堂屋。
2.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礼堂。课堂。食堂。
3.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堂。过堂。
4.用于厅堂名称,旧时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
5.用于商店牌号: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药店)。
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
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节叫一堂:两堂课。c)旧时审案一次叫一堂:过了两堂。d)用于场景、壁画等:三堂内景。一堂壁画。
8.姓。
堂
táng ㄊㄤˊ
正房,高大的房子:堂屋。堂客。堂倌。礼堂。澡堂。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堂房。堂兄弟。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大堂。公堂。过堂。 量词:上了一堂课。一堂家具。英语 hall; government office
德语 Raum (S),Tang (Eig, Fam),Hauptraum eines 1 stöckigen Hau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