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寒?”。贫寒。指贫寒之人。
⒈ 亦作“寒寠”。
⒉ 贫寒。
引《三国志·魏志·荀攸传》“顒 忧惧自杀” 裴松之 注引《汉末名士录》:“郭 贾 寒窶,无他资业。”
《新唐书·邓景山传》:“景山 与 刘晏 善,其后家寒窶, 晏 屡经纪之,嫁其孤女。”
清 黄宗羲 《左副都御史赠太子少保谥忠介四明施公神道碑铭》:“公起自孤童,身至大僚,不改寒寠之习。”
⒊ 指贫寒之人。
引宋 苏辙 《次韵答王巩》:“子孙尽豪俊,岂类世寒寠。”
明 唐顺之 《祭孙南野太仆文》:“人皆谓公出自紈袴,公之居官一如寒窶。”
“寒”字共有1个读音: [hán]
汉字 | 寒 |
---|---|
读音 | [hán] |
注音 | ㄏㄢˊ |
部首 | [宀] 宝盖头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 ???? ???? ???? ???? 㥶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D2 |
其它编码 | 五笔:pfju|pawu 仓颉:jtcy 郑码:wdot 四角:30303 |
笔顺编码 | 445112213444 |
笔顺笔画 | 丶丶フ一一丨丨一ノ丶丶丶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横撇/横钩 横 横 竖 竖 横 撇 捺 点 点 |
1.冷(跟“暑”相对):寒冬。寒风。天寒地冻。受了一点寒。
2.害怕;畏惧:心寒。胆寒。
3.穷困:贫寒。
4.姓。
基本字义
寒
hán ㄏㄢˊ
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害怕:寒心。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英语 cold, wintry, chilly
德语 kalt (Adv)
“窭”字共有1个读音: [jù]
汉字 | 窭 |
---|---|
读音 | [jù] |
注音 | ㄐㄩˋ |
部首 | [穴] 穴字头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9 |
异体字 | 窶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窶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AAD |
其它编码 | 五笔:pwov 仓颉:jcfdv 郑码:wouz 四角:30404 |
笔顺编码 | 44534431234531 |
笔顺笔画 | 丶丶フノ丶丶ノ一丨ノ丶フノ一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横撇/横钩 撇 点 点 撇 横 竖 撇 捺 撇点 撇 横 |
贫穷:贫窭。
基本字义
窭
(窶)
jù ㄐㄩˋ
〔窭数〕用茅草结成的圆圈。放在头上做顶东西的垫子。 贫穷,贫寒:窭家子(贫穷人家的子弟)。英语 poor, impover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