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力量相当;力量平衡的态势。
例保持均势。
英equilibrium;
⒈ 力量相当。
引晋 张悛 《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昔 汉高 ……亲与 项羽 对争存亡,逮 羽 之死,哭临其丧,将以位尝侔尊,力尝均势。”
⒉ 力量平衡的态势。
引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三:“这或是跳舞矫作姿态时,或是乘橇下峻坡时,他不得不步步勉力自求保持身量之均势。”
茅盾 《子夜》十四:“早就在他心头牵着的五六条线之外,现在又添了一条,他觉得再没有精力去保持整个心的均势了。”
⒈ 彼此保持相等的势力。
引《文选·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将以位尝侔尊,力尝均势。」
“均”字共有1个读音: [jūn]
汉字 | 均 |
---|---|
读音 | [jūn] |
注音 | ㄐㄩㄣ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勻 ???? ???? 汮 鈞 韻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747 |
其它编码 | 五笔:fqug 仓颉:gpim 郑码:brtd 四角:47120 |
笔顺编码 | 1213541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ノフ丶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提 撇 横折钩 点 提 |
1.平;匀;相等:平均。势均力敌。
2.副词。都:均好。均已完成。
3.古又同“韵(yùn)”。
基本字义
均
jūn ㄐㄩㄣˉ
平,匀,引申为调和:均衡。势均力敌。平均。皆,都,老少均安。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古同“韵”,和谐的声音。〔均钟〕古代乐器。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英语 equal, even, fair; all, also
德语 gerade, eben (V),alle
“势”字共有1个读音: [shì]
汉字 | 势 |
---|---|
读音 | [shì] |
注音 | ㄕˋ |
部首 | [力] 力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6 |
异体字 | 勢 埶 㔟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勢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2BF |
其它编码 | 五笔:rvyl|rvye 仓颉:qiks 郑码:dqsy 四角:55427 |
笔顺编码 | 12135453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ノフ丶フノ |
笔顺名称 | 横 竖钩 提 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点 横折钩 撇 |
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
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
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
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
5.姿态:手势。姿势。
6.雄性生殖器:去势。
基本字义
势
(勢)
shì ㄕˋ
权力,威力:势力。权势。势利。势均力敌。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姿势。气势。山势。局势。虚张声势。守势。势必。势能。势不可挡。因势利导。英语 power, force; tendency
德语 Kraft, Einfluß, Potential, Moment, Zeichen, Geste, männliche Geschlechtsorgan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