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扼守边关。拒绝;阻遏。
⒈ 扼守边关。
引《后汉书·杜诗传》:“如此,缘边屯戍之师,竞而忘死;乘城拒塞之吏,不辞其劳。”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 每欲与 亮 谋自安之术, 亮 輒拒塞,未与处画。”
⒉ 拒绝;阻遏。
引《南史·徐湛之传》:“臣苦相諫譬,深加拒塞。”
宋 叶适 《学校》:“及 秦檜 为相,务使诸生为无廉耻以媚己,而以小利啗之,阴以拒塞言者。”
⒈ 把守边关。
引《后汉书·卷三一·杜诗传》:「如此,缘边屯戍之师,竞而忘死;乘城拒塞之吏,不辞其劳。」
⒉ 遏阻、拒绝。
引《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
《南史·卷一五·徐羡之传》:「臣苦相谏譬,深加拒塞。」
“拒”字共有1个读音: [jù]
汉字 | 拒 |
---|---|
读音 | [jù] |
注音 | ㄐㄩˋ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歫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2D2 |
其它编码 | 五笔:rang 仓颉:qss 郑码:dhx 四角:51017 |
笔顺编码 | 1211515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一フ一フ |
笔顺名称 | 横 竖钩 提 横 横折 横 竖折/竖弯 |
1.抵抗;抵挡:抗拒。拒敌。
2.拒绝:来者不拒。拒不执行。拒谏饰非。
基本字义
拒
jù ㄐㄩˋ
抵挡,抵抗:拒守。拒敌。抗拒。不接受:拒绝。拒谏(拒绝劝谏)。来者不拒。古同“矩”,方阵。英语 ward off with hand, defend
德语 ablehnen, abweisen ,abweisen, abstoßen ,erwehren, widerstehen
“塞”字共有3个读音: [sāi] [sài] [sè]
汉字 | 塞 |
---|---|
读音 | [sāi][sài][sè] |
注音 | ㄙㄞ|ㄙㄞˋ|ㄙㄜˋ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10 |
异体字 | 㥶 㩙 揌 ???? ???? ???? ???? ???? ???? ???? ???? ???? 簺 賽 ???? 塞 |
字形结构 | 上中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85E |
其它编码 | 五笔:pfjf|pawf 仓颉:jtcg 郑码:wdob 四角:30104 |
笔顺编码 | 4451122134121 |
笔顺笔画 | 丶丶フ一一丨丨一ノ丶一丨一 |
[sāi]
1.堵;填:塞住漏洞。箱子塞满了。
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瓶塞儿。软木塞儿。
[sè]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
[sài]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塞外。要塞。边塞。
基本字义
塞
sāi ㄙㄞˉ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其它字义
塞
sài ㄙㄞˋ
◎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其它字义
塞
sè ㄙㄜˋ
◎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
英语 stop up, block, seal, cork; pass, frontier; fortress
德语 verstauen, abdichten, stopfen (V),Kolb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