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宗庙里盛黍稷的祭器,比喻治国的才能。
英vessels of grain at ancestral temple;
⒈ 瑚、琏皆宗庙礼器。用以比喻治国安邦之才。
引《论语·公冶长》:“子贡 问曰:‘ 赐 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魏书·李平传》:“实廊庙之瑚璉,社稷之楨干。”
宋 苏轼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念君瑚璉质,当今臺阁宜。”
元 沉禧 《一枝花·赠人》套曲:“天生瑚璉材,裔出簪缨彦。”
⒉ 借指国家宝贵的人才。
引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鬨丁》:“司籩执豆 鲁 诸生,尽是瑚璉选。”
⒈ 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礼器。
引《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瑚”字共有1个读音: [hú]
汉字 | 瑚 |
---|---|
读音 | [hú] |
注音 | ㄏㄨˊ |
部首 | [王] 王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9 |
异体字 | ???? 鍸 鈷 胡 |
字形结构 | 左中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45A |
其它编码 | 五笔:gdeg 仓颉:mgjrb 郑码:cejq 四角:17120 |
笔顺编码 | 1121122513511 |
笔顺笔画 | 一一丨一一丨丨フ一ノ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横 竖 提 横 竖 竖 横折 横 撇 横折钩 横 横 |
见〖珊瑚〗。
基本字义
瑚
hú ㄏㄨˊ
〔瑚琏〕古代盛黍稷的祭器,用以喻人有立朝执政的才能。〔珊瑚〕同“珊”。英语 coral; person of virtue
德语 Koralle, Korallen (S, Bio)
“琏”字共有1个读音: [liǎn]
汉字 | 琏 |
---|---|
读音 | [liǎn] |
注音 | ㄌㄧㄢˇ |
部首 | [王] 王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7 |
异体字 | 璉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璉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40F |
其它编码 | 五笔:glpy 仓颉:mgykq 郑码:cwhe 四角:14135 |
笔顺编码 | 11211512454 |
笔顺笔画 | 一一丨一一フ一丨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横 横 竖 提 横 撇折 横 竖 点 横折折撇 捺 |
古代祭祀时盛食粮的器皿。
基本字义
琏
(璉)
liǎn ㄌㄧㄢˇ
◎ 古代宗庙中盛黍稷的器皿。
英语 vessel used to hold grain offer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