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滋润;沉浸。
⒈ 滋润;沉浸。
引唐 元结 《大唐中兴颂》:“蠲除祅灾,瑞庆大来,凶徒逆儔,涵濡天休。”
宋 苏辙 《墨竹赋》:“今夫受命於天,赋形於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
明 归有光 《策问一》:“两 浙 天下重藩,涵濡至治,生民乐业,盖二百年於兹矣。”
叶圣陶 《隔膜·萌芽》:“他也涵濡在欢迎的诚意里。”
⒈ 浸渍。比喻德泽优渥。
引唐·元结〈补乐歌·云门〉:「类我圣泽兮,涵濡不穷。」
“涵”字共有1个读音: [hán]
汉字 | 涵 |
---|---|
读音 | [hán] |
注音 | ㄏㄢˊ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8 |
异体字 | 汵 浛 淊 淦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DB5 |
其它编码 | 五笔:ibib 仓颉:eune 郑码:vxkz 四角:37172 |
笔顺编码 | 44152413452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フ丨丶一ノ丶フ丨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横撇/横钩 竖钩 点 提 撇 点 竖折/竖弯 竖 |
1.包容;包含:涵义。
2.涵洞:桥涵(桥和涵洞)。
基本字义
涵
hán ㄏㄢˊ
包容,包含:涵蓄。涵容。涵养(a.蓄积并保持,如“涵涵水源”;b.指修养,如“他很有涵涵”)。包涵。蕴涵。海涵。 沉,潜:涵泳(水中潜行,喻深入体会)。涵淹。涵濡(浸渍,滋润)。 公路或铁路下面通沟渠的管道:涵洞。桥涵。英语 soak, wet; tolerate, be lenient
德语 beinhalten, umfassen
“濡”字共有1个读音: [rú]
汉字 | 濡 |
---|---|
读音 | [rú] |
注音 | ㄖㄨˊ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7 部外:14 |
异体字 | 渜 渪 溽 ???? ???? ???? ???? 胹 軟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FE1 |
其它编码 | 五笔:ifdj 仓颉:embb 郑码:vfgl 四角:31127 |
笔顺编码 | 44114524444132522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ノ丨フ丨丨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横 点 横撇/横钩 竖 点 点 点 点 横 撇 竖 横折钩 竖 竖 |
1.沾湿;沾上:濡笔。
2.沾染:耳濡目染。
3.停留;迟滞。
濡
rú ㄖㄨˊ
沾湿,润泽:濡笔。濡湿。濡染。耳濡目染。相濡以沫(“沫”,唾沫,喻同处困境,以微薄之力相互救助)。 停留,迟滞:濡滞。 含忍:濡忍。英语 immerse, moisten; wet, damp
德语 anfeuchten, befeuchten ,aufschieb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