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说话中所带的感情色彩。
例他说话总是一副温和的口气。
英the way one speaks; manner of speaking;
⒉ 说话时人的精神状态和气势。
例说话口气大不见得就有理。
英tone; note;
⒊ 蕴含在语言形式中的意思。
例听口气局长不同意这么干,咱就别去碰钉子了。
英what is actually implied; implication;
⒈ 说话的语气、措词或格调。
引清 李渔 《风筝误·嘱鹞》:“口气也像女人口气,笔蹟也像女人笔蹟。不消説,是他做的了。”
老舍 《牺牲》:“老梅 的口气带出来他确是对博士有点不敬重。”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一个身经百战的人,怎么可以用那样漫不经心的口气谈说人生最严肃的问题?”
⒉ 说话所体现的气势、气派。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王荆公 一日访 蒋山 元禪师,坐间谈论,品藻古今。
引元 曰:‘相公口气逼人。’”
徐怀中 《西线轶事》:“您可能觉得我写这些,口气不小,似乎一定可以做出什么引人注目的事情。”
⒊ 言外之意;口风。
引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裴藻 者, 延龄 之子,应鸿辞举……时 苗给事 及 杜黄门 同时为吏部知銓,将出门, 延龄 接见,探侦二侍郎口气。”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贝氏 ﹞因要探口气,满脸反堆下笑来,问道:‘外边有何事,久不退衙?’”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六章:“听 胡 匪连长的口气,他们今黑夜,还顾不上整他。”
⒋ 指话语中流露的观点、看法。参见“口风”。
引巴金 《秋》一:“觉新 顺着 周氏 的口气说。”
⒌ 口音,说话的声音。
引《水浒传》第一〇二回:“庄主问道:‘列位都象 东京 口气。’”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乡下老头子﹞对着我连连作揖,嘴里説话是 绍兴 口气。”
⒍ 指口臭。
引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日华子》云‘鸡舌香,治口气。’所以三省故事:郎官日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
⒈ 从口中散发出来的难闻气味。
引《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夫余传》:「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气嘘之,不死。」
⒉ 说话的语气及措辞。
引清·李渔《风筝误·第九出》:「口气也像女人口气,笔迹也像女人笔迹。」
近口吻
⒊ 话里的含义,言外之意。
引《红楼梦·第八二回》:「便把活计放下,走到黛玉处去探探他的口气。」
《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且等今晚试试他的口气,他若肯了,不怕他师父不肯。」
⒋ 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还坐了七八个人,都是宁波、绍兴一路口气。」
“口”字共有1个读音: [kǒu]
汉字 | 口 |
---|---|
读音 | [kǒu] |
注音 | ㄎㄡˇ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 ???? 叩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3E3 |
其它编码 | 五笔:kkkk 仓颉:r 郑码:ja 四角:60000 |
笔顺编码 | 25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
1.嘴。
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
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
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
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
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
7.指口味:口重。
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
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
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
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基本字义
口
kǒu ㄎㄡˇ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破裂的地方:口子。英语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德语 Öffnung (S),Mund (S),ZEW für Dinge mit einem Mund , einer Öffnung wie Menschen, Haustiere, Brunnen, Schächte, Kanonen (Zähl),Kou (Eig, Fam),Radikal Nr. 30 = Mund, Öffnung, Eingang, Mündung (S, Sprachw),ZEW für Familienmitglieder (Zähl)
“气”字共有1个读音: [qì]
汉字 | 气 |
---|---|
读音 | [qì] |
注音 | ㄑㄧˋ |
部首 | [气] 气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0 |
异体字 | 乞 氣 気 炁 暣 㫓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氣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C14 |
其它编码 | 五笔:rnb|rtgn 仓颉:omn 郑码:my 四角:80017 |
笔顺编码 | 3115 |
笔顺笔画 | ノ一一フ |
笔顺名称 | 撇 横 横 横折弯钩/横斜钩 |
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
7.欺压:受气。
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
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基本字义
气
(氣)
qì ㄑㄧˋ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 欺压:受气。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英语 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
德语 Ätherwell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