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为什么。多用于自问自答。
⒈ 为什么。多用于自问自答。
引《左传·桓公六年》:“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新唐书·沉既济传》:“所以黎人重困,杼轴空虚。何则?四方形势,兵未可去,资费虽广,不获已为之。”
宋 曾巩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故公之能处其死,不足以观公之大。何则?及至于势穷,义有不得不死,虽中人可勉焉,况公之自信也歟?”
县解 《驳法律新闻之论清廷立宪》:“然而使世之志士论客安其心之一事,则其关係非尠小也。何则?彼革命家惧宪政之成立,深如 北京 停车场之炸弹,不尝云出于彼辈之手耶?”
⒈ 为什么。也作「何哉」。
引《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
《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是以圣主不遍窥望而视以明,不殚倾耳而听以聪,何则?淑人君子,人就者众也。」
“何”字共有3个读音: [hé] [hē] [hè]
汉字 | 何 |
---|---|
读音 | [hé][hē][hè] |
注音 | ㄏㄜˊ|ㄏㄜ|ㄏㄜˋ |
部首 | [亻] 单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5 |
异体字 | 荷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F55 |
其它编码 | 五笔:wskg 仓颉:omnr 郑码:naj 四角:21220 |
笔顺编码 | 3212512 |
笔顺笔画 | ノ丨一丨フ一丨 |
笔顺名称 | 撇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竖钩 |
[hé]
1.疑问代词(a.什么,如“何人?”b.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发表反问,如“何乐而不为?”)。
2.副词,多么:何其壮哉!
3.姓。
[hè]古同“荷”,担。
[hē]古同“呵”,谴责。
基本字义
何
hé ㄏㄜˊ
疑问代词(a.什么,如“何人?”b.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发表反问,如“何乐而不为?”)。 副词,多么:何其壮哉! 姓。其它字义
何
hē ㄏㄜˉ
◎ 古同“呵”,谴责。
其它字义
何
hè ㄏㄜˋ
◎ 古同“荷”,担。
英语
what, why, where, which, how
德语 das, der ,das, was ,warum, weshalb ,übertrags (S),übertragen (V),He (Eig, Fam)
“则”字共有1个读音: [zé]
汉字 | 则 |
---|---|
读音 | [zé] |
注音 | ㄗㄜˊ |
部首 | [刂] 立刀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4 |
异体字 | 則 ????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則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219 |
其它编码 | 五笔:mjh 仓颉:boln 郑码:lokd 四角:72800 |
笔顺编码 | 253422 |
笔顺笔画 | 丨フノ丶丨丨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撇 点 竖 竖钩 |
1.规范;榜样:以身作则。
2.规则:细则。
3.效法:则先烈之言行。
4.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表示转折关系:欲速则不达。
5.是;乃是:此则余之过也。
6.与“作”义相近,宋、元、明小说戏曲里常用:则甚(作什么)。不则声。
7.量词。用于成文的条数:试题三则。新闻两则。
基本字义
则
(則)
zé ㄗㄜˊ
模范:以身作则。 规程,制度:规则。总则。原则。细则。 效法:则先烈之言行。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则喜。 表示转折,却:今则不然。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则余之罪也。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则房子太小,二则参加的人数多。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则甚(做什么)。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则。英语 rule, law, regulation; grades
德语 Muster, Kriterium, Maßstab, Richtschnur, Standard (S),Regel, Vorschrift, Satzung (S),folgen, befolgen, sich nach etw. richten (V),Zählwort für Texten, Artikeln (Zähl, Lit),aber, nichtsdestoweniger, dann (Konj, Lit),Ze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