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红色薄绸。
例半匹红绡一丈绫。——唐·白居易《卖炭翁》
一曲红绡不知数。——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red and thin silk;
⒈ 红色薄绸。
引唐 白居易 《琵琶行》:“五陵 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綃不知数。”
南唐 冯延巳 《应天长》词之三:“枕上夜长祇如岁,红綃三尺泪。”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纪》诗之四:“风香绕路拂红綃,自拟长参寄具寮。”
⒉ 人名。 唐 代传奇中人物。 唐 大历 中,有 崔生 者,其父为显僚,与盖世之勋臣一品者熟。其父使往视一品疾,一品命歌舞妓 红绡 以匙为 崔生 进食,又命送 崔生 出院,二人遂相爱慕。 崔生 既归,神迷意夺。家有昆仑奴 磨勒 于月圆夜负 崔生 入一品宅,与 红绡 相会,复负 崔生 与 红绡 潜出,促成二人结合。事见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后以 红绡 为侠义女子的典型。
引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世间又无 红拂、红綃 之侠烈者。虽有佳人,乌能自至。”
⒊ 人名。 唐 白居易 的歌女。
引唐 白居易 《小庭亦有月》诗:“菱角 执笙簧, 谷儿 抹琵琶, 红綃 信手舞, 紫綃 随意歌。”
“红”字共有2个读音: [hóng] [gōng]
汉字 | 红 |
---|---|
读音 | [hóng][gōng] |
注音 | ㄏㄨㄥˊ|ㄍㄨㄥ |
部首 | [纟]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紅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紅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EA2 |
其它编码 | 五笔:xag 仓颉:vmm 郑码:zbi 四角:21112 |
笔顺编码 | 551121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横 竖 横 |
[hóng]
1.像鲜血的颜色:红枣。红领巾。
2.象征喜庆的红布:披红。挂红。
3.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红运。开门红。满堂红。他唱戏唱红了。
4.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军。又红又专。
5.红利:分红。
6.姓。
[gōng]见〖女红〗。
基本字义
红
(紅)
hóng ㄏㄨㄥˊ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其它字义
红
(紅)
gōng ㄍㄨㄥˉ
◎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英语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德语 rot, erfolgreich; Dividende (Adj)
“绡”字共有1个读音: [xiāo]
汉字 | 绡 |
---|---|
读音 | [xiāo] |
注音 | ㄒㄧㄠ |
部首 | [纟] 绞丝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7 |
异体字 | 綃 䌃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綃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EE1 |
其它编码 | 五笔:xieg 仓颉:xvmfb 郑码:zkq 四角:29127 |
笔顺编码 | 5512432511 |
笔顺笔画 | フフ一丨丶ノ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撇折 撇折 提 竖 点 撇 竖 横折钩 横 横 |
1.生丝。
2.用生丝织的绸子。
基本字义
绡
(綃)
xiāo ㄒㄧㄠˉ
生丝。生丝织物:绡头(古代束发的头巾)。英语 raw silk fabric
德语 Bastseide, rohseid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