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蝗的幼虫。
⒈ 蝗的幼虫。
引《后汉书·陈忠传》:“兖 豫 蝗蝝滋生, 荆 扬 稻收俭薄。”
李贤 注:“蝝,螽子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何敞,吴郡 人。少好道艺,隐居。里以大旱,民物憔悴,太守 庆洪 遣户曹掾致謁,奉印綬,烦守 无锡。敞 不受。退,叹而言曰:‘郡界有灾,安能得怀道。’因跋涉之县,驻明星屋中。蝗蝝消死, 敞 即遁去。”
“蝗”字共有1个读音: [huáng]
汉字 | 蝗 |
---|---|
读音 | [huáng] |
注音 | ㄏㄨㄤˊ |
部首 | [虫] 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5 部外:9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757 |
其它编码 | 五笔:jrgg 仓颉:lihag 郑码:inc 四角:56114 |
笔顺编码 | 25121432511112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丨一丶ノ丨フ一一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横 竖 横 |
蝗虫,俗称蚂蚱。昆虫。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后肢发达,善于跳跃。能成群远飞的叫飞蝗,不能远飞的叫土蝗。食庄稼,是害虫。
基本字义
蝗
huáng ㄏㄨㄤˊ
◎ 〔蝗虫〕昆虫,种类很多,躯体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适于弹跳,常常成群飞翔,是农业害虫,亦称“蚂(mà)蚱”;简称“蝗”,如“蝗灾”,“灭蝗”。
英语 kind of locust
德语 Heuschrecke (S),Heuschreck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