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糠秕的意思

kāng

糠秕


拼音kāng bǐ
注音ㄎㄤ ㄅ一ˇ

词语解释

糠秕[ kāng bǐ ]

⒈  在打谷或加工过程中从种子上分离出来的皮或壳。

chaff;

⒉  比喻琐碎的事或没有价值的东西。

worthless stuff;

引证解释

⒈  见“糠粃”。

国语辞典

糠秕[ kāng bǐ ]

⒈  谷类废弃不可食的部分。比喻琐碎或无用的事物。南朝宋·刘义庆也作「秕糠」。

《世说新语·排调》:「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

英语same as 秕糠[bi3 kang1]

德语Spreu

“糠”字共有1个读音: [kāng]  

糠

汉字
读音[kāng]
注音ㄎㄤ
部首[米]  米字旁
笔画总笔画:17 部外:11
异体字 康 穅 粇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7CE0
其它编码五笔:oyvi|oovi 仓颉:fdile 郑码:ufxk 四角:90999
笔顺编码43123441351124134
笔顺笔画丶ノ一丨ノ丶丶一ノフ一一丨丶一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撇 横 竖 撇 点 点 横 撇 横折 横 横 竖钩 点 提 撇 捺

“糠”字的意思

1.稻、谷子等作物子实的皮或壳(多指脱下来的):米糠。糠菜半年粮(形容生活贫困)。

2.发空,质地松而不实(多指萝卜因失掉水分而中空):糠心儿。萝卜糠了。

“糠”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kāng ㄎㄤˉ

稻、麦、谷子等的子实所脱落的壳或皮:米糠。糟糠。糠秕。糠醛(有机化合物,是制造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药物等的原料)。 萝卜等因失掉水分而中心呈蜂窝状。

英语 chaff, bran, husks; poor

德语 Spreu, Hülse, Schalen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