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头脑昏乱;神志不清。愚昧;糊涂。
⒈ 头脑昏乱;神志不清。
引《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荆公 眼中垂泪道:‘适才昏憒之时,恍恍忽忽到一个去处,如大官府之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亭》:“方昏憒间,忽闻妇人哭入。视之,则縗絰者 长亭 也。”
许杰 《七十六岁的祥福》:“一时间他又震眩在恐怖的心境中。 平梅 抬起头来,看见 祥福 的半昏愦的情形。”
⒉ 愚昧;糊涂。
引《东周列国志》第八七回:“甚矣, 公叔 之病也,乃使我託国於 卫鞅,又曰:‘不用则杀之。’夫 鞅 何能为?岂非昏憒之语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老妇昏憒,一时见利取此钱。”
聂绀弩 《论万里长城》:“他就是那时候的,穷乡僻壤的三家村里,昏愦腐朽,愚昧顽固的冬烘学究。”
“愦”字共有1个读音: [kuì]
汉字 | 愦 |
---|---|
读音 | [kuì] |
注音 | ㄎㄨㄟˋ |
部首 | [忄] 竖心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憒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憒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126 |
其它编码 | 五笔:nkhm 仓颉:plmo 郑码:ujal 四角:95082 |
笔顺编码 | 442251212534 |
笔顺笔画 | 丶丶丨丨フ一丨一丨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点 竖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撇 点 |
糊涂;昏乱:昏愦。愦乱。
基本字义
愦
(憒)
kuì ㄎㄨㄟˋ
◎ 昏乱,糊涂:愦愦(a.昏乱不安;b.糊涂)。昏愦。发聋振愦。
英语 confused, troubled, muddle-headed
德语 bestürzt, irritiert (A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