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籧?”。
⒉ 竹席。
⒈ 竹席。
引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销夏湾》:“日为籧筁徒,分作祗裯讎。”
原注:“渠曲二音,簟之异名。”
“籧”字共有1个读音: [qú]
汉字 | 籧 |
---|---|
读音 | [qú] |
注音 | ㄑㄩˊ |
部首 | [竹] 竹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22 部外:16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C67 |
其它编码 | 五笔:thap|thgp 仓颉:hyyo 郑码:migw 四角:88303 |
笔顺编码 | 3143142153151353334454 |
笔顺笔画 | ノ一丶ノ一丶丨一フノ一フ一ノフノノノ丶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竖 横 横撇/横钩 撇 横 竖弯钩 横 撇 弯钩 撇 撇 撇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
〔籧篨〕古指用苇或竹编的粗席。篨(chú)。
基本字义
籧
qú ㄑㄩˊ
◎ 〔籧篨〕用竹或苇编的粗席,如“若簟籧籧。”
英语 crude bamboo 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