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正身拱手。指恭敬有礼,庄重不苟。
⒉ 指帝王庄严临朝,清简为政。
⒊ 谓闲适自得,清静无为。
⒈ 正身拱手。指恭敬有礼,庄重不苟。
引《庄子·山木》:“﹝ 孔子 ﹞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 猋氏 之风…… 颜回 端拱还目而窥之。”
《晋书·隐逸传·张忠》:“冬则緼袍,夏则带索,端拱若尸。”
《南史·王球传》:“王弘 兄弟贵动朝廷, 球 终日端拱,未尝相往来。”
清 刘大櫆 《下殇子张十二郎圹铭》:“每垂髫自内庭徐徐行至学舍,北向端拱立,长揖乃就坐。”
⒉ 指帝王庄严临朝,清简为政。
引《魏书·辛雄传》:“端拱而四方安,刑措而兆民治。”
唐 欧阳詹 《珍祥论》:“即虐如 秦皇,虽车辙遍于宇内,不如 太宗 端拱於堂上也。”
唐 黄滔 《省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以端拱之尊比义,取产泽之灵合符。”
⒊ 谓闲适自得,清静无为。
引《晋书·阮孚传》:“日月自朗,臣亦何可爝火不息?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
⒈ 端坐拱手。比喻古圣王无为而天下治。
引《魏书·卷七七·辛雄传》:「端拱而四方安,刑措而兆民治。」
隋·杨广〈冬至干阳殿受朝〉诗:「端拱朝万国,守文继百王。」
“拱”字共有1个读音: [gǒng]
汉字 | 拱 |
---|---|
读音 | [gǒng] |
注音 | ㄍㄨㄥˇ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共 拲 珙 廾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2F1 |
其它编码 | 五笔:rawy 仓颉:qtc 郑码:deo 四角:54081 |
笔顺编码 | 12112213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一丨丨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钩 提 横 竖 竖 横 撇 点 |
1.两手相合,臂的前部上举:拱手。
2.环绕:拱卫。众星拱月。四山环拱的大湖。
3.肢体弯曲成弧形:拱肩缩背。黑猫拱了拱腰。
4.建筑物成弧形的:拱门。连拱坝。
5.姓。
6.用身体撞动别的东西或拨开土地等物体:用身子拱开了大门。猪用嘴拱地。一个小孩儿从人群里拱出去了。
7.植物生长,从土里向外钻或顶:苗儿拱出土了。
基本字义
拱
gǒng ㄍㄨㄥˇ
两手抱拳上举,以表敬意:拱手。拱揖。两手合围:拱抱。拱木。拱璧。环绕:拱卫。拱护。拱北(众星环卫北极星)。耸起,隆起,弯曲成弧形:拱肩缩背。拱顶。拱门。拱桥。向上或向前推,顶动:拱芽。虫子拱土。姓。英语 fold hands on breast; bow, salute
德语 wölben ,Gong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