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丹水之滨。
⒈ 丹水 之滨。
引《文选·沉约<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丹浦 非乐战,负重切君临。”
李善 注:“《六韜》曰:‘ 尧 与 有苗 战於 丹水 之浦。’ 高诱 《吕氏春秋》注曰:‘ 丹水 在 南阳。浦,崖也。’”
《南史·梁元帝纪》:“指麾则 丹浦 不战,顾眄则 阪泉 自荡。”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塞 丹浦 之遥源,伐 黑林 之奥本。”
“丹”字共有1个读音: [dān]
汉字 | 丹 |
---|---|
读音 | [dān] |
注音 | ㄉㄢ |
部首 | [丿] 撇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3 |
异体字 | 㐤 㣋 ???? ???? ???? ???? 丹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39 |
其它编码 | 五笔:myd 仓颉:by 郑码:qsvv 四角:77440 |
笔顺编码 | 3541 |
笔顺笔画 | ノフ丶一 |
笔顺名称 | 撇 横折钩 点 横 |
1.红色:丹砂(朱砂)︱丹桂。
2.中成药剂型之一。多由数种矿物类药物用升华或熔合等方法制成;也有用一般混合方法制成的。常用以配制丸、散或锭等制剂:补心丹。
丹
dān ㄉㄢˉ
红色:丹砂(朱砂)。丹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丹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丹青。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丹。 姓。英语 cinnabar (native HgS); vermilion (artificial HgS used as pigment)
德语 Kügelchen, Pulver ,Rot, Zinnoberrot
“浦”字共有1个读音: [pǔ]
汉字 | 浦 |
---|---|
读音 | [pǔ] |
注音 | ㄆㄨˇ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7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D66 |
其它编码 | 五笔:igey|isy 仓颉:eijb 郑码:vfb 四角:33127 |
笔顺编码 | 4411251124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一丨フ一一丨丶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竖 点 |
1.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乍~(在浙江)。~口(在江苏)。
2.姓。
基本字义
浦
pǔ ㄆㄨˇ
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姓。英语 bank of river, shore; surname
德语 Flüsschen (S),Strand (S),Pu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