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就要;将会。
⒈ 就要;将会。
引元 关汉卿 《窦娥冤》楔子:“这早晚 竇秀才 敢待来也。”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我且在这避风处等待着,这早晚两个兄弟敢待来也。”
明 陈与郊 《义犬》第一折:“若駡好人,只恐久后人到説你的不是;若駡不好人,他敢待饶了你么?”
⒈ 将要,大约就要。
引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这早晚窦秀才敢待来也。」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盘桓一会,师父敢待回来。」
“敢”字共有1个读音: [gǎn]
汉字 | 敢 |
---|---|
读音 | [gǎn] |
注音 | ㄍㄢˇ |
部首 | [攵] 反文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7 |
异体字 | ???? ????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562 |
其它编码 | 五笔:nbty 仓颉:mjok 郑码:xcmo 四角:18440 |
笔顺编码 | 51221113134 |
笔顺笔画 | フ一丨丨一一一ノ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撇/横钩 横 竖 竖 横 横 提 撇 横 撇 捺 |
1.有勇气;有胆量。例:勇敢。
2.表示有勇气、有胆量做某事:敢想敢干。
3.表示有根据地推断:我敢说,他这件事准办不成。不敢说有十成把握,八九成是肯定有的。
4.副词。莫非;怕是。表示揣测又略带惊讶的语气:敢是他来了。
5.谦辞。表示冒昧地请求:敢问。敢请。
敢
gǎn ㄍㄢˇ
有勇气,有胆量:勇敢。果敢。敢闯。敢死队。敢作敢为。敢怒而不敢言。 谦辞,“不敢”的简称,冒昧的意思:敢问。敢请。敢烦。 方言,莫非:敢许。敢怕。敢是哥哥回来了?英语 to dare, venture; bold, brave
德语 sich erlauben, sich die Freiheit nehmen (V),wagen, sich trauen (V),kühn, mutig, tapfer (Adj)
“待”字共有2个读音: [dài] [dāi]
汉字 | 待 |
---|---|
读音 | [dài][dāi] |
注音 | ㄉㄞˋ|ㄉㄞ |
部首 | [彳] 双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F85 |
其它编码 | 五笔:tffy 仓颉:hogdi 郑码:oibd 四角:24241 |
笔顺编码 | 332121124 |
笔顺笔画 | ノノ丨一丨一一丨丶 |
笔顺名称 | 撇 撇 竖 横 竖 横 横 竖钩 点 |
[dài]
1.对待:优待。以礼相待。待人和气。
2.招待:待客。
3.等待:待业。严阵以待。有待改进。
4.需要:自不待言。
5.要;打算:待说不说。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认错了人。
[dāi]停留:待一会儿再走。也作呆。
基本字义
待
dài ㄉㄞˋ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其它字义
待
dāi ㄉㄞˉ
◎ 停留,逗留,迟延:你待一会儿再走。
英语 treat, entertain, receive; wait
德语 sich aufhalten, bleiben, verwei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