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冲洗;清除。
例涤荡污泥浊水。
英wash away;
⒉ 扫清,扫尽(如政治上的腐败或组织上的弊病)
例涤荡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
英clean up;
⒈ 荡洗;清除。
引汉 刘歆 《遂初赋》:“心涤荡以慕远兮,迴高都而北征。”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自 唐 及今,流潦巨浸之所漂啮,震风凌雨之所涤荡,不知其几,而墨色烂然如新。”
王闿运 《御夷论一》:“涤荡丛弊,胥与更始。”
郭小川 《长江组歌·长江的浪花啊》:“长江 的浪花,你涤荡了多少污浊泥沙!”
⒉ 犹摇动。
引《礼记·郊特牲》:“殷 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
郑玄 注:“涤荡,犹摇动也。”
⒊ 急促不顺貌。参见“条4畅”。
引《史记·乐志》:“感涤荡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
张守节 正义:“言此恶乐能动善人涤荡之善气,使失其所,而灭善人平和之德也。”
按,《礼记·乐记》作“条畅”。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子二十》“化作细”:“‘圣人之治天下,非易民性也,拊循其所有而涤荡之。’涤荡与条畅同,《文子》作条畅。”
⒈ 摇动。一说播散。
引《礼记·郊特牲》:「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
⒉ 洗除。南朝梁·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涤荡纷秽,表里霜雪。」唐·李白〈友人会宿〉诗:「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也作「涤荡」。
“荡”字共有1个读音: [dàng]
汉字 | 荡 |
---|---|
读音 | [dàng] |
注音 | ㄉㄤˋ |
部首 | [艹] 草字头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蕩 盪 蘯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盪蕩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361 |
其它编码 | 五笔:ainr 仓颉:tenh 郑码:evyo 四角:44127 |
笔顺编码 | 122441533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丶丶一フノノ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点 点 提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撇 撇 |
1.摇动;摆动:动荡。飘荡。荡桨。荡秋千。
2.无事走来走去;闲逛:游荡。闲荡。
3.洗:冲荡。涤荡。
4.全部搞光;清除:扫荡。倾家荡产。
5.广阔;平坦:浩荡。坦荡。
6.姓。
7.放纵,行为不检点:放荡。浪荡。淫荡。
8.浅水湖:黄天荡。芦花荡。
9.同“凼”。
基本字义
荡
(蕩)
dàng ㄉㄤˋ
清除,弄光:荡平。扫荡。荡除。倾家荡产。洗涤:洗荡。涤荡。荡口(漱口)。摇动:摇荡。荡漾。荡桨。行为不检,不受约束:荡逸。放荡。浪荡。荡子。荡妇。狂荡。荡检逾闲。四处走动:游荡。逛荡。广大平坦的样子:浩荡。浅水湖:芦花荡。英语 pond, pool; wash away, clea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