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赶节场。
⒉ 过节日。
⒈ 赶节场。
引《水浒传》第一〇四回:“近日在 房州,闻此处热闹,特到此赶节做生理。”
⒉ 过节日。 老舍 《牛天赐传》二四:“月牙太太 包了半夜的粽子。
引天赐 也早早起来,预备赶节。”
“赶”字共有1个读音: [gǎn]
汉字 | 赶 |
---|---|
读音 | [gǎn] |
注音 | ㄍㄢˇ |
部首 | [走] 走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3 |
异体字 | 趕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趕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D76 |
其它编码 | 五笔:fhfk 仓颉:gomj 郑码:boae 四角:41804 |
笔顺编码 | 1212134112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丨一ノ丶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竖 横 撇 捺 横 横 竖 |
1.追:你追我赶。学先进,赶先进。
2.加快行动,使不误时间:赶路。赶任务。他骑着车飞快地往厂里赶。
3.去;到(某处):赶集。赶考。赶庙会。
4.驾驭:赶驴。赶大车。
5.驱逐:赶苍蝇。
6.遇到(某种情况);碰上(某个时机):赶巧。赶上一场雨。
7.用在时间词前面表示等到某个时候:赶明儿。赶年下再回家。
8.姓。
赶
(趕)
gǎn ㄍㄢˇ
追,尽早或及时到达:赶超。赶集。赶先进。 从速,快做:赶快。赶路。赶任务。 驱逐,驱使:赶羊。驱赶。 等到(某个时候):赶明儿。 遇到(某种情形或机会):正赶上。英语 pursue, follow; expel, drive away
德语 Eile (S),eilen (V),sich beeilen (V)
“节”字共有2个读音: [jié] [jiē]
汉字 | 节 |
---|---|
读音 | [jié][jiē] |
注音 | ㄐㄧㄝˊ|ㄐㄧㄝ |
部首 | [艹] 草字头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2 |
异体字 | 節 卩 卪 㔾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節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282 |
其它编码 | 五笔:abj 仓颉:tsl 郑码:eyvv 四角:44227 |
笔顺编码 | 12252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フ丨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横折钩 竖 |
[jié]
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
2.段落:章节。
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
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
5.事项:礼节。细节。
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
7.删略:节本。节录。
8.操守:节操。晚节。
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
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
[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节
(節)
jié ㄐㄧㄝˊ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礼度:礼节。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姓。节
(節)
jiē ㄐㄧㄝˉ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英语 knot, node, joint; section
德语 Fest, Feiertag ,Knoten, Gelenk, Abschnitt, Kapitel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