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用刀刮除骨上的药毒以治创伤。《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后用为形容精神坚强的典实。
⒈ 用刀刮除骨上的药毒以治创伤。
引《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 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 便伸臂令医劈之。时 羽 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於盘器,而 羽 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后用为形容精神坚强的典实。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公入仕四十五年,身经一百六战……刮骨傅药,事同 关羽。”
唐 王维 《燕支行》:“报讐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明 李东阳 《痛语·柬南屏》诗:“刮骨彼何雄,湔肠或非懵。”
⒈ 三国时蜀将关羽左臂中矢,请医为其刮骨去毒。参见「刮骨疗毒」条。唐·王维〈燕支行〉:「报雠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刮”字共有1个读音: [guā]
汉字 | 刮 |
---|---|
读音 | [guā] |
注音 | ㄍㄨㄚ |
部首 | [刂] 立刀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6 |
异体字 | 劀 ???? ???? 颳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颳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22E |
其它编码 | 五笔:tdjh 仓颉:hrln 郑码:mikd 四角:22600 |
笔顺编码 | 31225122 |
笔顺笔画 | ノ一丨丨フ一丨丨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竖 竖 横折 横 竖 竖钩 |
1.用刀等贴着物体的表面移动,把物体表面上的某些东西去掉或取下来:刮胡子。刮锅。刮下一层皮。
2.在物体表面上涂抹(多用于糨糊一类稠东西):刮糨子。
3.搜刮(财物)。
4.(风)吹:又刮起风来了!
基本字义
刮
(颳)
guā ㄍㄨㄚˉ
用刀子去掉物体表面的东西:刮脸。刮宫(子宫手术)。刮削。刮痧(民间治疗某些疾患的方法,刮皮肤,使充血,以减轻炎症)。掠夺财物:搜刮。刮地皮(搜刮民财)。在物体表面上涂抹:刮糨子。风吹动:大风刮倒一棵树。英语 shave, pare off, scrape
德语 wehen (V)
“骨”字共有2个读音: [gǔ] [gū]
汉字 | 骨 |
---|---|
读音 | [gǔ][gū] |
注音 | ㄍㄨˇ|ㄍㄨ |
部首 | [骨] 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0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AA8 |
其它编码 | 五笔:mef 仓颉:bbb 郑码:lw 四角:77227 |
笔顺编码 | 255452511 |
笔顺笔画 | 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折 点 横撇/横钩 竖 横折钩 横 横 |
[gǔ]
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
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基本字义
骨
gǔ ㄍㄨˇ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其它字义
骨
gū ㄍㄨˉ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英语
bone; skeleton; frame, framework
德语 Knoch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