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触犯;冒犯。
⒈ 触犯;冒犯。
引《周礼·秋官·士师》“四曰犯邦令” 汉 郑玄 注:“干冒王教令者。”
贾公彦 疏:“郑 云干冒王教令者,谓犯邦令不肯依行。”
唐 柳宗元 《上广州赵宗儒尚书陈情启》:“窃以动心於无情之地,施惠於不报之人,古烈尚难,况在今日?而率然干冒,决不自疑者,盖以闻风之日久,嚮德之诚至。”
宋 范仲淹 《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干冒圣威,臣无任云云。”
明 无名氏 《寻亲记·劝勉》:“休要顽,休要搅,一时非礼相干冒,从今有过须当教。”
“干”字共有2个读音: [gān] [gàn]
汉字 | 干 |
---|---|
读音 | [gān][gàn] |
注音 | ㄍㄢ|ㄍㄢˋ |
部首 | [干] 干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乾 ???? 幹 漧 榦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乾幹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E72 |
其它编码 | 五笔:fggh 仓颉:mj 郑码:aed 四角:10400 |
笔顺编码 | 112 |
笔顺笔画 | 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横 横 竖 |
[gàn]
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骨干。
2.指干部:调干。干群关系。
3.做(事):实干。干活儿。埋头苦干。
4.能干;有能力的:干练。干才。
5.担任;从事:他干过厂长。
6.事情变坏;糟:要干。干了,钥匙忘在屋里了。
[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
2.姓。
3.冒犯:干犯。
4.牵连;涉及:干连。干涉。相干。
5.追求(职位、俸禄等):干禄。
6.水边:江干。河干。
7.天干:干支。
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
9.不用水的:干洗。干馏法。
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干。葡萄干儿。豆腐干儿。把萝卜晒成干儿。
11.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干。钱都花干了。
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号(háo)。
13.属性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干妈。干儿子。
14.徒然;白:干着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
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说话别那么干。
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我又干了他一顿。
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们干起来了。
干
(➑-⓮乾)
gān ㄍㄢˉ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个数:若干。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干。豆腐干。 枯竭,尽净,空虚:干尽。干杯。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干了他一顿。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干在一旁。 〔干将(jiàng)〕古剑名。 姓。干
(幹,➊榦)
gàn ㄍㄢˋ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做:干事。说干就干。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方言,坏、糟:事情要干。英语 oppose, offend; invade; dried
德语 arbeiten, machen, tun (V),managen, leiten, lenken, regeln (V),Radikal Nr. 51 = Schild (S, Sprachw)
“冒”字共有2个读音: [mào] [mò]
汉字 | 冒 |
---|---|
读音 | [mào][mò] |
注音 | ㄇㄠˋ|ㄇㄛˋ |
部首 | [冂] 同字匡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7 |
异体字 | 㒻 㫯 冐 覍 ???? ???? ???? ???? ???? ???? 媢 帽 瑁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192 |
其它编码 | 五笔:jhf 仓颉:abu 郑码:klvv 四角:60600 |
笔顺编码 | 25112511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横 |
[mào]
1.透出;往上升:冒汗。冒烟。冒火苗子。
2.顶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冒雨。冒险。
3.鲁莽;轻率:冒失。冒昧。
4.假充:冒名。冒牌。
[mò]〔冒顿〕(?—前174)秦汉时匈奴族首领。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先后打败了东胡、月支、丁零、楼烦、白羊,并进占秦的河套地区,把势力发展到长城以南。他加强内部组织,建立军政制度,发展草原经济,势力十分强大。公元前201年,南下攻至晋阳(今山西太原)。次年汉高祖率军迎战,被围七天七夜。以后汉对其采取和亲政策,但仍常南侵。顿(dú)。
基本字义
冒
mào ㄇㄠˋ
向外透或往上升:冒烟(❶烟往上升;❷发怒)。冒汗。冒尖。 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等),顶着:冒雨。冒险。冒死。 不加小心,鲁莽,冲撞:冒失。冒昧。冒进(不顾具体条件,急躁进行)。 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冒牌。冒充。冒名顶替。 复盖:“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贪污:“贪于饮食,冒于货贿”。 古同“帽”。 古同“瑁”,玳瑁。 姓。其它字义
冒
mò ㄇㄛˋ
◎ 〔冒顿(dú)〕中国汉初匈奴族的一个君主名。
英语 risk, brave, dare
德语 emporsteigen (Rauch, Qualm) (V),quellen (Wasser) (V),vorschnell, betrügerisch (Adj),ohne Rücksicht auf